-
簡介:第一章第一章12解釋描述描述統(tǒng)計統(tǒng)計和推斷和推斷統(tǒng)計統(tǒng)計描述描述統(tǒng)計統(tǒng)計;它研究的是數據收集,;它研究的是數據收集,處理,理,匯總匯總,圖表描述,概括與分析等表描述,概括與分析等統(tǒng)計統(tǒng)計方法。方法。推斷推斷統(tǒng)計統(tǒng)計;它是研究如何利用;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樣本數據來推斷本數據來推斷總體特征的體特征的統(tǒng)計統(tǒng)計方法。方法。第二章第二章13141314統(tǒng)計學的類型和不同類型的特點統(tǒng)計學的類型和不同類型的特點統(tǒng)計數據;按所采用的計量尺度不同分;統(tǒng)計數據;按所采用的計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數據)分類數據(定性數據)分類數據只能歸于某一類別的非數字型數據,它是對事物進行分類的結只能歸于某一類別的非數字型數據,它是對事物進行分類的結果,數據表現為類別,用文字來表述;果,數據表現為類別,用文字來表述;(定性數據)順序數據(定性數據)順序數據只能歸于某一有序類別的非數字型數據。它也是有類別的,但這只能歸于某一有序類別的非數字型數據。它也是有類別的,但這些類別是有序的。些類別是有序的。(定量數據)數值型數據(定量數據)數值型數據按數字尺度測量的觀察值,其結果表現為具體的數值。按數字尺度測量的觀察值,其結果表現為具體的數值。統(tǒng)計數據;按統(tǒng)計數據都收集方法分;統(tǒng)計數據;按統(tǒng)計數據都收集方法分;觀測數據是通過調查或觀測而收集到的數據,這類數據是在沒有對事物人為控制的條件觀測數據是通過調查或觀測而收集到的數據,這類數據是在沒有對事物人為控制的條件下得到的。下得到的。實驗數據在實驗中控制實驗對象而收集到的數據。實驗數據在實驗中控制實驗對象而收集到的數據。統(tǒng)計數據;按被描述的現象與實踐的關系分;統(tǒng)計數據;按被描述的現象與實踐的關系分;截面數據在相同或相似的時間點收集到的數據,也叫靜態(tài)數據。截面數據在相同或相似的時間點收集到的數據,也叫靜態(tài)數據。時間序列數據按時間順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現象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也叫動態(tài)數據。時間序列數據按時間順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現象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也叫動態(tài)數據。2121什么是二手資料使用二手資料應注意什么問題什么是二手資料使用二手資料應注意什么問題與研究內容有關,由別人調查和試驗而來已經存在,并會被我們利用的資料為“二手資與研究內容有關,由別人調查和試驗而來已經存在,并會被我們利用的資料為“二手資料”。使用時要進行評估,要考慮到資料的原始收集人,收集目的,收集途徑,收集時間料”。使用時要進行評估,要考慮到資料的原始收集人,收集目的,收集途徑,收集時間使用時要注明數據來源。使用時要注明數據來源。2222比較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的特點,指出各自適用情況比較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的特點,指出各自適用情況概率抽樣抽樣時按一定的概率以隨機原則抽取樣本。每個單位別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概率抽樣抽樣時按一定的概率以隨機原則抽取樣本。每個單位別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3232分類數據和順序數據的整理和圖示方法各有哪些分類數據和順序數據的整理和圖示方法各有哪些分類數據制作頻數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等進行描述性分析。可用條形圖,帕分類數據制作頻數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等進行描述性分析??捎脳l形圖,帕累托圖和餅圖進行圖示分析。累托圖和餅圖進行圖示分析。順序數據制作頻數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累計頻數和累計頻率等進行描述性順序數據制作頻數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累計頻數和累計頻率等進行描述性分析??捎脳l形圖,帕累托圖和餅圖,累計頻數分布圖和環(huán)形圖進行圖示分析。分析。可用條形圖,帕累托圖和餅圖,累計頻數分布圖和環(huán)形圖進行圖示分析。3333數據型數據的分組方法和步驟數據型數據的分組方法和步驟分組方法單變量值分組和組距分組,組距分組又分為等距分組和異距分組。分組方法單變量值分組和組距分組,組距分組又分為等距分組和異距分組。分組步驟分組步驟1確定組數確定組數2確定各組組距確定各組組距3根據分組整理成頻數分布表根據分組整理成頻數分布表3434直方圖和條形圖的區(qū)別(可畫圖展示)直方圖和條形圖的區(qū)別(可畫圖展示)1條形圖使用圖形的長度表示各類別頻數的多少,其寬度固定,直方圖用面積表示各組頻條形圖使用圖形的長度表示各類別頻數的多少,其寬度固定,直方圖用面積表示各組頻數,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組的頻數或頻率,寬度表示組距,數,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組的頻數或頻率,寬度表示組距,2直方圖各矩形連續(xù)排列,條直方圖各矩形連續(xù)排列,條形圖分開排列,形圖分開排列,3條形圖主要展示分類數據,直方圖主要展示數值型數據。條形圖主要展示分類數據,直方圖主要展示數值型數據。第四章第四章4141一組數據的分布特征可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測度一組數據的分布特征可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測度數據分布特征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測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趨勢,反映各數據向其中數據分布特征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測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趨勢,反映各數據向其中心值靠攏或集中的程度;二是分布的離散程度,反映各數據遠離其中心值的趨勢;三是分心值靠攏或集中的程度;二是分布的離散程度,反映各數據遠離其中心值的趨勢;三是分布的形狀,反映數據分布的偏態(tài)和峰態(tài)。布的形狀,反映數據分布的偏態(tài)和峰態(tài)。4242怎樣理解平均數在統(tǒng)計學中的地位怎樣理解平均數在統(tǒng)計學中的地位平均數在統(tǒng)計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集中趨勢的最主要的測度,主要適用于數值型數平均數在統(tǒng)計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集中趨勢的最主要的測度,主要適用于數值型數據,而不適用于分類數據和順序數據。據,而不適用于分類數據和順序數據。43簡述四分位數的計算方法。(應該不會單獨出題,放在畫箱線圖里)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12
大?。?0.05(MB)
子文件數:
-
簡介:統(tǒng)計學和統(tǒng)計法基礎知識試卷第1頁(共16頁)二○一○年度全國統(tǒng)計專業(yè)技術初級資格考試統(tǒng)計學和統(tǒng)計法基礎知識試卷注意事項1在你拿到試卷的同時將得到一份專用答題卡,所有試題均須在專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或草稿紙上作答不得分。2答題時請認真閱讀試題,對準題號作答。一、單項選擇題(以下每小題各有四項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本題共40分,每小題1分。)1下列方法中,不屬于描述統(tǒng)計的是()。A收集數據的方法B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展示的方法C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的方法D分析樣本數據特征的方法2下列變量中,屬于順序變量的是()。A職業(yè)B教育程度C身高D收入3下列數據來源中,屬于直接來源的是()。A公開出版的統(tǒng)計數據B各企業(yè)的經營報表數據C某研究機構發(fā)布的研究數據D實驗數據統(tǒng)計學和統(tǒng)計法基礎知識試卷第3頁(共16頁)11從一個包含100個單位的總體中隨機抽取30個單位組成樣本,則樣本方差使用的自由度為()。A100B99C30D2912對于一個樣本,如果樣本方差越大,表明()。A樣本觀察值的分布越集中B樣本觀察值的分布越分散C樣本的趨中程度越好D觀察值與平均水平的差異程度越小13兩個總體的標準差相等,平均數不等,若比較兩總體的差異程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兩總體的差異程度相同B平均數大的總體差異程度大C平均數小的總體差異程度大D平均數小的總體差異程度小14記總體均值為Μ,方差為Σ2,樣本容量為N。則在重置抽樣時,關于樣本均值和樣本方差,有()。X2XAB22XEX22XEXNCD22XEXN22XEXNN15某企業(yè)生產環(huán)保垃圾袋,包裝標準是每包平均裝100個垃圾袋。假定每包的垃圾袋數量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標準差為3,則9545的包裝中垃圾袋數量的取值范圍是()。A(100-3,100+3)B(100-6,100+6)C(100-9,100+9)D(100-18,100+18)16隨著樣本容量的增大,點估計量的值越來越接近被估計總體參數的真實值,這種性質是估計量的()。A無偏性B穩(wěn)健性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8
大?。?0.21(MB)
子文件數:
-
簡介:1一家調查公司進行一項調查,其目的是為了了解某市電信營業(yè)廳大客戶對該電信的服務的滿意情況。調查人員隨機訪問了30名去該電信營業(yè)廳辦理業(yè)務的大客戶,發(fā)現受訪的大客戶中有9名認為營業(yè)廳現在的服務質量較兩年前好。試在95%的置信水平下對大客戶中認為營業(yè)廳現在的服務質量較兩年前好的比率進行區(qū)間估計。4據某市場調查公司對某市80名隨機受訪的購房者的調查得到了該市購房者中本地人購房比率P的區(qū)間估計,在置信水平為10下,其允許誤差E=008。則(1)這80名受訪者樣本中為本地購房者的比率是多少(2)若顯著性水平為95,則要保持同樣的精度進行區(qū)間估計,需要調查多少名購房者。解這是一個求某一屬性所占比率的區(qū)間估計的問題。根據已知N30,=196,根據抽樣結果計算出的樣本比率為。2Z0309P總體比率置信區(qū)間的計算公式為NPPZP12計算得=30%NPPZP1230010961=(1360%,4640%)5、某大學生記錄了他一個月31天所花的伙食費,經計算得出了這個月平均每天花費102元,標準差為24元。顯著性水平為在5,試估計該學生每天平均伙食費的置信區(qū)間。解由已知102,S=24,,則其置信區(qū)間為X9610250Z=〔936,1104〕。31429612100250NSZX該學生每天平均伙食費的95%的置信區(qū)間為936元到1104元。(2)若樣本容量為N40,則95%的置信區(qū)間為=〔1073,1327〕4014961120250NSZT1電視機顯像管批量生產的質量標準為平均使用壽命1200小時,標準差為300小時。某電視機廠宣稱其生產的顯像管質量大大超過規(guī)定的標準。為了進行驗證,隨機抽取了100件為樣本,測得平均使用壽命1245小時。能否說該廠的顯像管質量顯著地高于規(guī)定的標準(1)給出上題的原假設和被擇假設(2)構造適當的檢驗統(tǒng)計量,并進行假設檢驗,分析可能會犯的錯誤(?。?05)(3)若要拒絕原假設,樣本平均壽命至少要達到多少,此時可能會犯哪類錯誤,大小如何解(1)1200120010HH(2)驗問題屬于大樣本均值檢驗,因此構造檢驗統(tǒng)計量如下NΣ-XZ-0由題知=1200,,N100,1245,檢驗統(tǒng)計量的Z值為0300X==15NXZ0-=10030012001245-?。?05時,拒絕域為Z==1645。因為Z=15==1645,這要求Z050Z6451NXZ0Z-=有,=12001645=124935N64510X100300這說明只有樣本均達到124935以上時,我們才能有充分的理由認為該廠的顯像管質量顯著地高于規(guī)定的標準,這時我們犯錯的概率為005。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9
大?。?0.27(MB)
子文件數:
-
簡介:社會經濟統(tǒng)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社會經濟統(tǒng)計學原理試題及答案統(tǒng)計學原理統(tǒng)計學原理試題(試題(A)一、一、填空題填空題每小題每小題1分,共分,共1010分1標志按其特征的不同,可以分為品質標志與________。2統(tǒng)計指標由指標名稱和________。3統(tǒng)計分組的關鍵在于選擇分組標志和劃分________。4總量指標按其反映的內容不同,可進一步細分為標志總量和________。5平均指標反映了總體分布的________。6測定循環(huán)變動的常用方法稱為________。7如果用的是各年份季度資料,應采取________移動平均。8三個或三個以上在經濟上有聯系,數量上保持一定對等關系的指數形成的一個整體,稱為________。9就方法來說,參數估計的基礎是概率論中的大數法則和________。10估計標準誤差愈小,根據回歸直線方程式計算的估計值就________。二、單項選擇題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每小題1分,共分,共15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11社會經濟統(tǒng)計學屬于社會科學的A實驗論和理論性的學科B方法論和應用性的學科C系統(tǒng)論和全面性的學科D信息論和社會性的學科12下列屬于數量標志的是A職工的工齡B職工的性別C職工的政治面貌D職工的籍貫13某人的民族是漢族,則漢族是A數量標志B品質標志C統(tǒng)計總體D總體單位14統(tǒng)計設計的中心內容是A確定統(tǒng)計指標和指標體系B確定統(tǒng)計分析的方法C確定統(tǒng)計分析的內容D明確統(tǒng)計研究的目的15調查項目的承擔者是A調查對象B調查項目C調查單位D填報單位C該市工業(yè)企業(yè)總產值是指標D該市工業(yè)企業(yè)總產值是數量標志E每個工業(yè)企業(yè)總產值是數量標志27統(tǒng)計指標設計的基本要求是A指標名稱必須有正確的涵義B指標名稱必須有正確的理論依據C指標結構必須完整D要有明確的計算口徑范圍E要有科學的計算方法28統(tǒng)計調查的方式有A統(tǒng)計報表B普查C重點調查D典型調查E抽樣調查29統(tǒng)計分組的主要作用在于A區(qū)分事物的本質B反映總體內部結構變化C研究現象之間數量上的依存關系D反映總體的基本情況E說明總體單位的數量特征30常用的總量指標推算方法有A平衡關系推算法B比例關系推算法C因素關系推算法D標志值估算法E抽樣推算法31下列應采取加權調和平均數的是A已知各級工人的月工資水平和工資總額,求月平均工資B已知某工廠各車間廢品率和廢品量,求平均廢品率C已知某工廠計劃完成百分比和計劃產量,求平均計劃完成百分比D假定企業(yè)按工人勞動生產率分組,已知各組產量,求平均勞動生產率E已知某廠各種產品產量及單位成本,求平均單位成本3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趨勢方程必須滿足下面要求A趨勢值與觀察值離差平方和最小B趨勢值與觀察值離差之和為零C趨勢值與觀察值之和為零D趨勢值與觀察值離差之和最小E趨勢值與觀察值離差平方和最小33同度量因素在綜合指數計算中有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2
大?。?0.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15秋福師統(tǒng)計學在線作業(yè)二滿分答案一、單選題(共35道試題,共70分。)1統(tǒng)計報表制度采用的是()為主要特征的調查方法。A隨機形式B報告形式C抽樣形式D審核形式正確答案B2對于經常性的人口總量及構成情況進行的調查,適宜采用()。大眾理財作業(yè)滿分答案A典型調查B重點調查C抽樣調查D普查正確答案C3抽樣調查的主要目的是()。A廣泛運用數學的方法B計算和控制抽樣誤差C修正普查的資料D用樣本指標來推算總體指標D4若銷售量增長5,零售價格增長2,則商品銷售額增長()。A7B10C71D15正確答案C5統(tǒng)計分布數列()。A都是變量數列B都是品質數列C是變量數列或品質數列D是統(tǒng)計分組正確答案C6某省2000年預算內工業(yè)企業(yè)虧損面達463,這是()。A總量指標B時點指標C時期指標D強度相對指標E平均指標DA調查對象B調查單位C填報單位D調查項目正確答案B14某種材料上月末庫存量和本月末庫存量兩個指標()。A都是時期指標B都是時點指標C一個是時期指標,一個是時點指標D前者是時點指標,后者是時期指標E都是相對指標正確答案B15計算和應用平均指標的基數前提是()。A社會現象的同質性B社會現象的差異性C社會現象的客觀性D社會現象的大量性正確答案A16某工廠有兩個車間,1999年甲車間工人平均工資為420元,乙車間工人平均工資為510元,到2000年兩車間水平未變,但甲車間工人比重提高,乙車間工人比重下降。在兩個車間工人平均工資水平沒有變化的條件下,全廠工人總平均工資2000年比1999年()。A提高B降低C持平正確答案B17結構相對指標用來反映總體內容的()。A質量關系B密度關系C各部分占總體的比重D計劃關系E互為因果關系正確答案C18某銀行儲蓄存款余額2000年2月末已突破100億元,這是()。A時點指標B時期指標C總體總量D比例相對指標E平均指標正確答案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8
大?。?0.01(MB)
子文件數:
-
簡介:社會統(tǒng)計學期末復習訓練社會統(tǒng)計學期末復習訓練一、單項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1為了解IT行業(yè)從業(yè)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機構從全市IT行業(yè)從業(yè)者隨機抽取800人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其中44回答他們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們每月用于娛樂消費在1000元以上。此處800人是()A樣本B總體C統(tǒng)計量D變量2在頻數分布表中,將各個有序類別或組的百分比逐級累加起來稱為()A頻率B累積頻數C累積頻率D比率3離散系數的主要目的是()A反映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B比較多組數據的平均水平C反映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D比較多組數據的離散程度4經驗法則表明,當一組數據正態(tài)分布時,在平均數加減1個標準差的范圍之內大約有A50的數據B68的數據C95的數據D99的數據5在某市隨機抽取10家企業(yè),7月份利潤額(單位萬元)分別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這10A相關系數B離散系數C回歸系數D判定系數11某地區(qū)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萬戶家庭年均收入水平,從中抽取3000戶家庭進行調查,以推斷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這項研究的總體是()A3321萬戶家庭B3000戶家庭C3321戶家庭的年均收入D3000戶家庭的年均收入12下列變量屬于數值型變量的是()A工資收入B產品等級C學生對考試改革的態(tài)度D企業(yè)的類型13如果用一個圖形描述比較兩個或多個樣本或總體的結構性問題時,適合選用哪種圖形()A環(huán)形圖B餅圖C直方圖D條形圖14在頻數分布表中,頻率是指A各組頻數與上一組頻數之比B各組頻數與下一組頻數之比C各組頻數與總頻數之比D各組頻數與最大一組頻數之比15兩個定類變量之間的相關分析可以使用()A系數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3
大?。?0.16(MB)
子文件數:
-
簡介:社會統(tǒng)計學復習題社會統(tǒng)計學復習題考試題型考試題型一、填空(12020)二、單選(11010)三、多選(2510)四、判斷(2510)五、計算題(5840)六、分析題(11010)一、填空題一、填空題1、大量觀察法之所以稱為統(tǒng)計上特有的方法,是與()的作用分不開的。2、大數定律的一般意義是在綜合大量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征時,個別單位偶然的數量差異會(),使大量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征借助于()形式,接近用確定的數值顯示出必然的規(guī)律性。3、要了解有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則總體是(),總體單位是()。4、凡是相鄰的兩個變量值之間可以連續(xù)不斷分割的變量,稱為()。凡是各變量值之間是以整數斷開的變量,稱為()。5、統(tǒng)計按其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描述統(tǒng)計和()。6、推論統(tǒng)計有兩個基本內容參數估計和()。7、通過抽樣得到的用以推斷總體特征的那個“部分”,在統(tǒng)計學上稱為()。樣本中所含的單位數,在統(tǒng)計學上稱為樣本大小,也叫做()。8、()是指由調查者直接搜集的、未經加工整理而保持其原本狀態(tài)的資料。()是指經他人加工整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引用來說明總體特征的資料。9、()誤差,是指在調查和統(tǒng)計過程中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而引起的技術性、操作性誤差以及由于責任心緣故而造成的誤差等。()誤差,是指由調查方式本身所決定的統(tǒng)計指標和總體指標之間存在的差數。10、統(tǒng)計調查從調查范圍上分,可分為()和()。11()誤差是在遵守隨機原則的條件下,用樣本指標代表總體指標不可避免存在的誤差,它表示抽樣估計的精度。26相關關系按方向不同,可分為__________和__________。27、在數據的各種計量尺度中,有絕對零點的計量尺度是。28、一元一次回歸方程YABX中的A表示。29、以樣本統(tǒng)計量估計總體參數,要求估計量的數學期望等于被估計的總體參數,這一數學性質稱為。30、參數的點估計必須滿足、和。31、中位值適用于、和。二、判斷題二、判斷題1、在區(qū)間估計中置信度和精度是相互制約的。2、中位值適用于定類、定序和定距變量。()3、不論是相關分析還是回歸分析,都必須確定自變量和因變量。4、在進行方差分析之前必須先對因變量的分布進行等方差性檢驗。()5、列聯表分析是針對表格中的相對頻數進行的。()6、統(tǒng)計分析內容主要分兩部分統(tǒng)計描述和統(tǒng)計推論。()7、數據的離散程度可以通過方差、極值和眾數等描述性統(tǒng)計量來測量。()8、假設檢驗思想中,無論在作出接受或拒絕假設時,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確性。()9、在進行方差分析之前必須先對因變量的分布進行等方差性檢驗。()10、列聯表分析是針對表格中的相對頻數進行的。()二、單選題二、單選題1、要了解400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則總體單位是。A400個學生B每一個學生C400個學生的成績D每一個學生的成績2、下列屬于定距變量的是。A職工的工齡B職工的性別C職工的籍貫D職工的政治面貌3對某市高等學校的科研所進行調查,則統(tǒng)計總體是()。A某市所有的高等學校B某一高等學校的科研所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5
大?。?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1社會統(tǒng)計學期末復習訓練社會統(tǒng)計學期末復習訓練一、單項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2022021010)1為了解IT行業(yè)從業(yè)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機構從全市IT行業(yè)從業(yè)者隨機抽取800人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其中44回答他們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們每月用于娛樂消費在1000元以上。此處800人是樣本2某地區(qū)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萬戶家庭年均收入水平,從中抽取3000戶家庭進行調查,以推斷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這項研究的總體是3321戶家庭的年均收入3學校后勤集團想了解學校22000學生的每月生活費用,從中抽取2200名學生進行調查,以推斷所有學生的每月生活費用水平。這項研究的總體是22000名學生的每月生活費用4為了解地區(qū)的消費,從該地區(qū)隨機抽取5000戶進行調查,其中30回答他們的月消費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們每月用于通訊、網絡的費用在300元以上。此處5000戶是樣本5從變量分類看,下列變量屬于定序變量的是產品等級6下列變量屬于數值型變量的是工資收入7從含有N個元素的總體中,抽取N個元素作為樣本,同時保證總體中每個元素都有相同的機會入選樣本,這樣的抽樣方式稱為簡單隨機抽樣8某班級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為了了解學生購書支出,從男生中抽取12名學生,從女生中抽取8名學生進行調查。這種調查方法屬于分層抽樣9先將總體按某標志分為不同的類別或層次,然后在各個類別中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tǒng)抽樣的方式抽取子樣本,這樣的抽樣方式稱為分層抽樣10某班級有100名學生,為了了解學生消費水平,將所有學生按照學習成績排序后,在前十名學生中隨機抽出成績?yōu)榈?名的學生,后面依次選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名同學進行調查。這種調查方法屬于系統(tǒng)抽樣11在頻數分布表中,某一小組中數據個數占總數據個數的比例稱為頻率12在頻數分布表中,將各個有序類別或組的百分比逐級累加起來稱為累積頻率13在頻數分布表中,頻率是指各組頻數與總頻數之比14在頻數分布表中,比率是指不同小組的頻數之比15如果用一個圖形描述比較兩個或多個樣本或總體的結構性問題時,適合選用環(huán)形圖16某地區(qū)20012010年人口總量(單位萬人)分別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種圖形最適合描述這些數據線圖17當我們用圖形描述甲乙兩地區(qū)的人口年齡結構時,適合選用哪種圖形環(huán)形圖18在某市隨機抽取10家企業(yè),7月份利潤額(單位萬元)分別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這10家企業(yè)7月份利潤額均值為391919某班級10名同學期末統(tǒng)計課考試分數分別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該班考試成績的中位數是8920某企業(yè)職工的月收入水平分為五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則3000元及以上這一組的組中值為3250元21為了解某行業(yè)12月份利潤狀況,隨機抽取5家企業(yè),12月份利潤額(單位萬元)分別為65、23、54、45、39,那么這5家企業(yè)12月份利潤額均值為45222某專業(yè)共8名同學,他們的統(tǒng)計課成績分別為86、77、97、94、82、90、83、92,那么該班考試成績的中位數是8823某班級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可以分為以下六組11小時及以下;2)12小時;352兩個定類變量之間的相關分析可以使用系數53判斷下列哪一個不可能是相關系數1254判斷下列哪一個不可能是相關系數13255如果收入與支出之間的線性相關系數為092,那么二者之間存在著高度相關56如果物價與銷售量之間的線性相關系數為087,而且二者之間具有統(tǒng)計顯著性,那么二者之間存在著高度相關57某項研究中欲分析受教育年限每增長一年,收入如何變化,下列哪種方法最合適回歸58在回歸方程中,若回歸系數等于0,這表明自變量X對因變量Y的影響是不顯著的59對消費的回歸分析中,學歷、年齡、戶口、性別、收入都是因變量,其中收入的回歸系數為08,這表明消費每增加1元,收入增加08元60在因變量的總離差平方和中,如果回歸和所占的比例越大,則兩變量之間相關程度越高61回歸平方和(SSR)反映Y的總變差中由于X與Y之間的線性關系引起的Y的變化部分62對于線性回歸在因變量的總離差平方和中,如果殘差平方和所占比例越大,那么兩個變量之間相關程度越小63對于線性回歸在因變量的總離差平方和中,如果回歸平方和所占比例越大,那么兩個變量之間相關程度越大64在因變量的總離差平方和中,如果回歸平方和所占的比例越小,則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相關程度越低65方差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各分類自變量對數值型因變量的影響是否顯著66下面哪一項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各總體的方差等于067下列哪種情況不適合用方差分析年齡對收入的影響68從兩個總體中各選取了6個觀察值,得到組間平方和為234,組內平方和為484,則組間方差和組內方差分別為234,48469從兩個總體中共選取了8個觀察值,得到組間平方和為432,組內平方和為426,則組間均方和組內均方分別為432,7170在方差分析中,某一水平下樣本數據之間的誤差稱為組內誤差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26
大?。?0.4(MB)
子文件數:
-
簡介:1一、一、單選題單選題(每?。啃☆}2分,共分,共12分)分)231、工業(yè)企業(yè)的設備臺數、產品產值是()。4A、連續(xù)變量B、離散變量5C、前者是連續(xù)變量6D、前者是離散變量,后者是連續(xù)變量782、統(tǒng)計調查是進行資料整理和分析的()。9A、基礎環(huán)節(jié)B、中間環(huán)節(jié)10C、最終環(huán)節(jié)D、必要補充11123、次數分配數列是()。13A、按數量標志分組形成的數列14B、按品質標志分組形成的數列15C、按統(tǒng)計指標分組所形成的數列16D、按數量標志和品質標志分組所形成的數列17184、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的劃分依據是()。19A、指數化指標的性質不同B、所反映的對象范圍不同20C、所比較的現象特征不同D、編制指數的方法不同21225、對某種連續(xù)生產的產品進行質量檢驗,要求每隔一小時抽出10分鐘的產品進行檢驗,這種抽樣方式是()。23A、簡單隨機抽樣B、類型抽樣493、下列指標中強度相對指標是()。50A、人口密度B、平均每人占有糧食產量51C、人口自然增長率D、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2E、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53544、下列數列屬于()。55按生產計劃完成程度分組(%)企業(yè)數5680-90155790-1003058100-110559合計506061A、品質分配數列B、變量分配數列62C、組距式變量分配數列D、等距變量分配數列63E、次數分配數列6465得分66評卷人67686970三、判斷三、判斷題(每?。啃☆}2分,共分,共10分)分)71721、社會經濟統(tǒng)計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各個方面。()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9
大?。?0.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統(tǒng)計學原理學習指導及歷年真題統(tǒng)計學原理學習指導及歷年真題一、統(tǒng)計學原理課程的概況1課程的對象本課程的教學對象是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試點專業(yè)財經類經濟與管理(??疲└鲗I(yè)的學生。2學時及學分本課程為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試點專業(yè)財經類(??疲┑谋匦拚n程,一學期開設。學時90課時學分5學分3教師簡介主編廈門大學教授黃良文廈門大學教授陳仁恩主講教師廈門大學教授陳仁恩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熊應進主持教師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熊應進聯系電話01057519062EMAILXIONGYJCRTVU4課程的基本特點統(tǒng)計學原理是為廣播電視大學經濟與管理學科各專業(yè)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也是經濟管理工作者和經濟研究人員應該必備的一門知識。它研究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數據,并通過統(tǒng)計所特有的統(tǒng)計指標和指標體系,表明所研究的社會經濟現象的規(guī)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發(fā)展規(guī)律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作用,描述社會經濟現象數量之間的聯系關系和變動規(guī)律,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學科的基礎。該課程的開出在政治經濟學、經濟數學基礎、基礎會計學課程之后。設置本課程的目的,通過對統(tǒng)計學原理理論及實際應用的講授,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統(tǒng)計學原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提高經濟分析和經濟信息處理的能力。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學習專業(yè)統(tǒng)計和計量經濟課程奠定理論和方法基礎。另一方面也為學習經濟與管理學科各專業(yè)的后繼課程和進行社會經濟問題研究、掌握企業(yè)經營分析、行業(yè)發(fā)展分析,或者各種經濟主題分析提供基本的數量分析方法。4掌握統(tǒng)計表的種類;了解統(tǒng)計表的編制并能運用。第四章綜合指標1了解總量指標的含義及其分類;重點掌握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的涵義及相互關系。2了解相對指標的概念和分類;重點掌握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的計算,掌握結構相對指標的計算和涵義,掌握強度相對指標的概念及計算;了解比較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的概念和計算。3掌握平均指標的含義、特點和作用;重點掌握加權算數平均數和調和平均數的計算公式、應用條件和具體運算,掌握理解權數的選擇和影響平均數大小的因素。4掌握變異指標的概念及其種類;重點掌握標準差、變異系數的計算和應用。第五章抽樣估計1掌握抽樣推斷的意義、特點和內容;掌握全及總體和樣本總體、全及指標和抽樣指標、重復抽樣和不重復抽樣等概念及區(qū)別。2掌握抽樣平均誤差、抽樣極限誤差的涵義及相互關系,重點掌握抽樣平均誤差、抽樣極限誤差的計算方法。3了解點估計的意義;重點掌握區(qū)間估計的兩套模式的應用(包括均值估計和成數估計)。4了解抽樣組織設計的基本原則及其類型;掌握簡單隨機抽樣必要抽樣單位數的計算。第六章假設檢驗1了解假設檢驗的概念及其基本思路。2了解顯箸性水平及其在假設檢驗中的作用。3了解雙側檢驗與單側檢驗的方法。4了解兩類錯誤的關系及檢驗功效的衡量。5了解符號檢驗與秩和檢驗的基本原理。第七章相關分析1掌握相關的概念及分類,了解相關分析的主要內容。2了解相關圖表的編制和意義;重點掌握相關系數的計算和應用。3了解回歸分析的意義,重點掌握簡單直線回歸方程的建立并用最小平方法求解直線回歸方程YCABX,掌握回歸系數B的涵義;了解估計標準誤。第八章指數分析1了解指數的意義,掌握指數的分類。2重點掌握用綜合指數法編制總指數的方法、公式和具體應用;重點掌握算數平均數指數、調和平均數指數的計算公式及其具體計算;掌握綜合指數與平均指數的關系。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26
大?。?2.33(MB)
子文件數:
-
簡介:判斷題判斷題1、統(tǒng)計工作和統(tǒng)計資料是統(tǒng)計活動和統(tǒng)計成果的關系。(√)2、在統(tǒng)計調查過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觀察法,是指必須對研究對象的所有單位進行調查。()3、標志是說明總體特征的,指標是說明總體單位特征的。()4、在全國工業(yè)普查中,全國工業(yè)企業(yè)數是統(tǒng)計總體,每個工業(yè)企業(yè)是總體單位。()5、標志通常分為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兩種。(√)6、品質標志表明單位屬性方面的特征,其標志表現只能用文字來表現,所以品質標志不能轉化為統(tǒng)計指標。(√)7、7、統(tǒng)計指標和數量標志都可以用數值表示,所以兩者反映的內容是相同的。()8、因為統(tǒng)計指標都是用數值表示的,所以數量標志就是統(tǒng)計指標。()9、品質標志和質量指標一般都不能用數值表示。()1010、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是根據調查結果所得的資料是否全面來劃分的()。11、11、調查單位和填報單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一致。()12、12、在統(tǒng)計調查中,調查標志的承擔者是調查單位。(√)1313、對全同各大型鋼鐵生產基地的生產情況進行調查,以掌握全國鋼鐵生產的基本情況。這種調查屬于非全面調查。(√)14、14、統(tǒng)計分組的關鍵問題是確定組距和組數1515、按數量標志分組的目的就是要區(qū)分各組在數量上的差別1616、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是固定不變的,不能互相變換。()17、17、相對指標都是用無名數形式表現出來的。()1818、眾數是總體中出現最多的次數。(√)1919、國民收入中積累額與消費額之比為13,這是一個比較相對指標。()2020、總量指標和平均指標反映了現象總體的規(guī)模和一般水平。但掩蓋了總體各單位的差異情況,因此通過這兩個指標不能全面認識總體的特征。(√)21、21、抽樣推斷是利用樣本資料對總體的數量特征進行估計的一種統(tǒng)計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誤差,這種誤差的大小是不能進行控制的。()2222、從全部總體單位中按照隨機原則抽取部分單位組成樣本,只可能組成一個樣本。()2323、在抽樣推斷中,作為推斷的總體和作為觀察對象的樣本都是確定的、唯一的。()2424、抽樣估計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樣指標和總體指標的誤差不超過一定范圍的概率保證程度。(√)25、25、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抽樣估計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樣估計的精確度。()26、26、抽樣平均均誤差反映抽樣的可能誤差范圍,實際上每次的抽樣誤差可能大于抽樣平均誤差,也可能小于抽樣平均誤差。(√)2727、施肥量與收獲率是正相關關系。(√)28、28、計算相關系數的兩個變量都是隨機變量(√)2929、利用一個回歸方程,兩個變量可以互相推算()30、30、估計標準誤指的就是實際值Y與估計值YC的平均誤差程度(√)3131、數量指標指數反映總體的總規(guī)模水平,質量指標指數反映總體的相對水平或平均水平()。3232、數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時期一般固定在基期()。3333、在單位成本指數中,ΣQ1P1ΣQ1P0中,ΣQ1P1ΣQ1P0表示單位成本增減的絕對額()。3434、平均指數也是編制總指數的一種重要形式,有它的獨立應用意義。(√)3535、因素分析內容包括相對數和平均數分析。(√)3636、在各種動態(tài)數列中指標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標所反映的時期長短的制約3737、發(fā)展水平就是動態(tài)數列中的每一項具體指標數值它只能表現為絕對數3838、若將19901995年末國有企業(yè)固定資產凈值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此種動態(tài)數列稱為時點數列√3939、定基發(fā)展速度等于相應各個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的連乘積所以定基增長速度也等于相應各個環(huán)比增長速度積4040、發(fā)展速度是以相對數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標增長量是以絕對數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標√4141、定基發(fā)展速度和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之間的關系是兩個相鄰時期的定基發(fā)展速度之積等于相應的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4242、若逐期增長量每年相等則其各年的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4343、若環(huán)比增長速度每年相等則其逐期增長量也是年年相等√4444、某產品產量在一段時期內發(fā)展變化的速度,平均來說是增長的,因此該產品產量的環(huán)比增長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4545、已知某市工業(yè)總產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長速度分別為4%,5%,9%,11%和6%,則這五年的平均增長速度為697%。()4646、平均增長速度不是根據各個增長速度直接來求得,而是根據平均發(fā)展速度計算的。(√)1在對現象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調查,這種調查屬于重點調查。()2按數量標志分組形成的分配分數列和按品質標志分組形成的分配數列都可以稱為次數分布。()3相關系數為1時,說明兩變量安全相關,相關系數為1時,說明兩個變量不相關。()4若逐期增長量每年相等,則其各年的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5動態(tài)數列是由在不同時間上的一系列統(tǒng)計指標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形成的。()6總體單位是標志的承擔者,標志是依附于總體單位的。(√)7在特定的權數條件下,綜合指數與平均指數有變形關系。(√)8平均指標因素分析建立的指數體系由三個指數構成,即可變構成指數,固定構成指數和結構變動影響指數。(√)9若將某地區(qū)社會商品庫存額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此種動態(tài)數列屬于時期數列。()10是直接趨勢的時間數列,其各期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大致相同。()11對資料進行組距式分組,是假定變量值在各組內部的分布是均勻的,所以這種分組會使資料的真實性受到損害。(√)12只有當相關系數接近1時,才能說明兩變量之間存在高度相關關系。()13分析復雜現象總體的數量變動,只能采用綜合指數的方法。()14如果各種商品價格平均上漲5,銷售量平均下降5,則銷售額指數不變。()5調查資料準確性的檢查方法有(邏輯性檢查)和(計算檢查)。6根據分組標志的不同,分配數列可分為(品質分配數列)和(變量數列)。7總量指標按其反映時間狀態(tài)不同分為(日期指標)和(時點指標)。8各年末商品庫存量數列屬于(時期)數列,各年的基建投資額數列屬于(時點)數列。9統(tǒng)計研究運用大量觀察法是由于研究對象的(大量性)和(復雜性)。10統(tǒng)計調查根據(被研究總體的范圍)可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根據(調查登記時間是否)否可分為連續(xù)調查和不連續(xù)調查。11任何一個統(tǒng)計分布都必須滿足(多組頻率大于0)和(各組頻率之和等于100)兩個條件。12相關分析研究的是(相關)關系,它所使用的分析指標是(相關系)。中樓閣13根據時間間隔相等的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時應采用(簡單算術平均)方法。根據時間間隔相等的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時應采用(首末折半)方法。14某市城鎮(zhèn)房屋普查中,統(tǒng)計總體是(城鎮(zhèn)所屬房屋)、總體單位是(每一座房屋)。15統(tǒng)計報表按填報單位不同可分為(基層報表)和(綜合報表)。16總量指標按其反映現象總體內容不同分為(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17銷售利潤率指標屬于(結構)相對指標,成本利潤率屬于(強度)相對指標。20本期定基發(fā)展速度與前一期定期發(fā)展速度之比等于(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本期累計增長18普查的對象主要是(時點)現象,因而要求統(tǒng)一規(guī)定調查資料所屬的(標準時間)。19按照資料匯總特點不同,普查可分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兩種形式。20根據相關密切程度的判斷標準,05|V|08時稱為(顯著相關),08|V|1時稱為(高度相關)。21統(tǒng)計總指數的計算形式有(綜合指標)和(平均指標)。22社會經濟現象發(fā)展的動態(tài)分析主要包括(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兩部分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1有20個工人看管機器臺數資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資料編制分配數列應采用(A單項式分組)2將某地區(qū)國有企業(yè)按利潤計劃完成程度分為以下四組,正確的是(C)C第三種,80以上8090?10001100以上3我國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別比為16100,這是(A)A比例相對指標4用標準差比較,分析兩個同類總體平均指標的代表性的前提條件是(B)B兩個總體的平均數應相等5事先將總體各單位按某一標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順序和按相同的間隔來抽選調查單位的抽樣稱為(C)C等距抽樣6當所有的觀察值Y都落在直線YCABX上時,則X與Y之間的相關系數為(B)AR0B|R|1C17統(tǒng)計指數按指數化指標反映的對象范圍可分為(C)B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C個體指數和總指數8編制總指數的兩種形式是(B)B綜合指數和平均數指數9已知各期環(huán)比增長速度為2、5、8和7,則相應的定基增長速度的計算方法為(A)A(102587)100幾位學生的某門課成績分別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學生成績是(B)B數量標志11重點調查中重點單位是指(A)A標志總量在總體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單位1下述各項調查中屬于全面調查的是(B)B對某地區(qū)工業(yè)企業(yè)設備進行普查13復合分組是(C)C對同一總體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標志層疊起來進行分組14由反映總體各單位數量特征的標志值匯總得出的指標是(B)B總體標志總量15在什么條件下,簡單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計算結果相同(B)B權數相等16以抽樣指標估計總體指標要求抽樣指標值的平均數等于被估計的總體指標本身,這一標準稱為(A)A無偏性17能夠測定變量之間相關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C相關系數18當變量X值增加時,變量Y值隨之下降,那么X與Y之間存在著(C)C負相關關系19估計標準誤說明回歸直線的代表性,因此(B)B估計標準誤數值越大,說明回歸直線的代表性越小20下列調查中,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一致的是(D)D工業(yè)企業(yè)現狀調查21統(tǒng)計整理的關鍵(B)B對調查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組22某主管局將下屬企業(yè)按輕、重工業(yè)分類,再按企業(yè)規(guī)模進行分組,這樣的分組屬于(B)B復合分組23將某地區(qū)國有企業(yè)按制調計劃完成程度分為以下四組,正確的是(C)C第三種,80以上8090?10001100以上24由反映總體各單位數量特征的標志值匯總得出的指標是(B)B總體標志總量25權數對算術平均數的影響作用,實質上取決于(A)A作為權數的各組單位數占總體單位數比重的大小26反映樣本指標與總體指標之間的平均誤差程度的指標是(C)C抽樣平均誤差27若物價上漲,商品的需求量相應減少,則物價與商品需求量之間的關系為(B)B負相關28間隔相等的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應采用(D)D首末折半法29標志是說明總體單位特征的名稱(C)C數量標志且有標志值31統(tǒng)計指標按所反映的數量特點不同可以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兩種,其中數量指標的表現形式是(A)A絕對數32某市工業(yè)企業(yè)1997年生產經營成果年報呈報時間規(guī)定在1998年1月31日,則調查期限為(B)B一個月33下述各項調查中屬于全面調查的是(B)B對某地區(qū)工業(yè)企業(yè)設備進行普查34統(tǒng)計分組的關鍵在于(A)A正確選擇分組標志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1
大小: 0.14(MB)
子文件數:
-
簡介:2013電大統(tǒng)計學原理計算題總結一、一、算術平均數和調和平均數的計算算術平均數和調和平均數的計算加權算術平均數公式(常用)XFXFFXXF(代表各組標志值,代表各組單位數,代表各組的比重)XFFF加權調和平均數公式(代表各組標志值,代表各組標志總量)MXMXXM1某企業(yè)2003年某月份生產資料如下組中值按工人勞動生產率分組(件人)X生產班組實際產量(件)M工人數MX5550-60382506560-70565007570-80852508580-90225509590-10024750計算該企業(yè)的工人平均勞動生產率。分析MXMX總產量工人平均勞動生產率(結合題目)總工人人數從公式可以看出,“生產班組”這列資料不參與計算,是多余條件,將其刪去。其余兩列資料,根據問題“求平均”可知“勞動生產率”為標志值,而剩余一列資料“實際產量”在公式中做分子,因此用調和平均數公X式計算,并將該資料記作。,即。同上例,資料是組距式分M每一組工人數每一組實際產量勞動生產率MX組,應以各組的組中值來代替各組的標志值。解(件人)82506500525025504750273006825825065005250255047504005565758595MXMX2若把上題改成(作業(yè)3)11P組中值按工人勞動生產率分組(件人)X生產班組生產工人數(人)F產量XF5550-6031506560-7051007570-808708580-902309590以上250合計20400計算該企業(yè)的工人平均勞動生產率。解甲市場平均價格(元件)7350010800015070033220012304735001080001507002700105120137MXMX乙市場平均價格(元件)10512001208001377003179001177412008007002700XFXF二、變異系數比較穩(wěn)定性、均衡性、平均指標代表性變異系數比較穩(wěn)定性、均衡性、平均指標代表性(通常用標準差系數來比較)VX1有甲、乙兩種水稻,經播種實驗后得知甲品種的平均畝產量為998斤,標準差為1627斤,乙品種實驗資料如下畝產量(斤)X播種面積(畝)FXF2XXF9001199011221195009855234091000088000810501212602881211001011009801合計50500526245試計算乙品種的平均畝產量,并比較哪一品種的畝產量更具穩(wěn)定性分析XFXF總產量平均畝產量總面積根據表格數據資料及實際公式可知,用算術平均數公式計算乙品種的平均畝產量。比較哪一品種畝產量更具穩(wěn)定性,用標準差系數,哪個更小,哪個更穩(wěn)定。VV解(斤)500510015XFXF乙(斤)22624572455XXFF乙724572401VX乙16271630?8VX甲∴乙品種的畝產量更具穩(wěn)定性VV乙甲2甲、乙兩班同時參加統(tǒng)計學原理課程的測試,甲班平均成績?yōu)?1分,標準差為95分;乙班成績分組資料如下組中值按成績分組X學生人數FXF2XXF5560以下422016006560-701065010007570-8025187508580-9014119014009590-1002190800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16
大?。?0.74(MB)
子文件數:
-
簡介:管理統(tǒng)計學在線作業(yè)您的本次作業(yè)分數為100分多選題89441894411【第01章】經濟管理統(tǒng)計的職能是A信息職能;B咨詢職能;C決策職能;D監(jiān)督職能;E預測職能正確答案ABD判斷題89439894392【第01章】描述統(tǒng)計與推斷統(tǒng)計的區(qū)別在于前者簡單,后者復雜。正確錯誤正確答案錯多選題894423【第01章】經濟管理統(tǒng)計的基本內容,包括A描述統(tǒng)計;B設計統(tǒng)計;C推斷統(tǒng)計;D預測統(tǒng)計;E統(tǒng)計分析正確答案ACE判斷題89438894384【第01章】西方統(tǒng)計學界常把概率論引入到統(tǒng)計學研究方法的凱特勒稱為“近代統(tǒng)計學之父”。正確錯誤正確答案對判斷題8944489444D標志值正確答案D單選題894298942910【第01章】對50名職工的工資收入情況進行調查,則總體單位是A50名職工;B50名職工的工資總額;C每一名職工;D每一名職工的工資正確答案C單選題894328943211【第01章】一個管理統(tǒng)計總體A只能有一個標志;B只能有一個指標;C可以有多個標志;D可以有多個指標正確答案D多選題894368943612【第01章】下列指標中屬于質量指標的有A勞動生產率;B廢品量;C單位產品成本;D資金利潤率;E上繳稅利額正確答案ACD多選題894358943513【第01章】品質標志表示事物的質的特征,數量標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25
大?。?0.63(MB)
子文件數:
-
簡介:115統(tǒng)計學原理期末復習題一、單項選擇題部分(每題2分,共計20分)11社會經濟統(tǒng)計的研究對象是(C)。A、抽象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B、社會經濟現象的規(guī)律性C、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D、社會經濟統(tǒng)計認識過程的規(guī)律和方法12幾位學生的某門課程成績分別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這些分數是(C)。A、總體單位B、數量標志C、標志值D、變異13對某城市工業(yè)企業(yè)未安裝設備進行普查,總體單位是(B)。A、工業(yè)企業(yè)全部未安裝設備B、工業(yè)企業(yè)每一臺未安裝設備C、每個工業(yè)企業(yè)的未安裝設備D、每一個工業(yè)企業(yè)14標志是說明總體單位特征的名稱(C)。A、它有品質標志值和數量標志值兩類B、品質標志具有標志值C、數量標志具有標志值D、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都具有標志值15工業(yè)企業(yè)的設備臺數、產品產值是(D)。A、連續(xù)變量B、前者是連續(xù)變量,后者是離散變量C離散變量D、前者是離散變量,后者是連續(xù)變量16幾位學生的某門課成績分別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學生成績“是(B)。A、品質標志B、數量標志C、標志值D、數量指標17在全國人口普查中(B)。A、男性是品質標志B、人的年齡是變量C、人口的平均壽命是數量標志D、全國人口是統(tǒng)計指標18下列指標中屬于質量指標的是(B)。A、社會總產值B、產品合格率C、產品總成本D、人口總數21連續(xù)調查與不連續(xù)調查的劃分依據是(B)。A、調查的組織形式不同B、調查登記的時間是否連續(xù)C、調查單位包括的范圍是否全面D、調查資料的來源不同22調查幾個重要鐵路樞紐,就可以了解我國鐵路貨運量的基本情況和問題,這種調查屬于(B)。A、普查B、重點調查C、典型調查D、抽樣調查23為了解某工廠職工家庭收支情況,按該廠職工名冊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對其家庭進行調查,這種調查屬于(B)。A、簡單隨機抽樣B、等距抽樣C、類型抽樣D、整群抽樣24下列調查中,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一致的是(D)。A、企業(yè)設備調查B、人口普查C、農村耕地調查D、工業(yè)企業(yè)現狀調查25在對現象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調查研究,是(B)。A、抽樣調查B、典型調查C、重點調查D、普查26下述各項調查中屬于全面調查的是(B)。A、對某連續(xù)生產的產品質量進行檢驗B、某地區(qū)對工業(yè)企業(yè)設備進行普查C、對鋼鐵生產中的重點單位進行調查D、抽選部分地塊進行農產量調查27抽樣調查和重點調查都是非全面調查,二者的根本區(qū)別在于(D)。A、靈活程度不同B、組織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選取單位方式不同31在組距分組時,對于連續(xù)型變量,相鄰兩組的組限(A)。A、必須是重疊的B、必須是間斷的C、可以是重疊的,也可以是間斷的D、必須取整數32下列分組中屬于按品質標志分組的是(B)。A、學生按考試分數分組B、產品按品種分組C、企業(yè)按計劃完成程度分組D、家庭按年收入分組33簡單分組和復合分組的區(qū)別在于(B)。A、選擇的分組標志的性質不同B、選擇的分組標志多少不同C、組數的多少不同D、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34、品質分組和變量分組的區(qū)別在于(A)。A、選擇分組標志的性質不同B、選擇分組標志的多少不同C、組數的多少不同D、組距的大小不同41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發(fā)展總規(guī)模、總水平的綜合指標是(B)。A、質量指標B、總量指標C、相對指標D、平均指標42總量指標按反映時間狀況的不同,分為(B)。A、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B、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C、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D、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315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1和181統(tǒng)計指數按反映的對象范圍可分為(C)。A定基指數和環(huán)比指數B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C個體指數和總指數D綜合指數和平均數指數82統(tǒng)計指數按指數化指標的性質不同,可分為(B)。A總指數和個體指數B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C平均數指數和平均指標指數D綜合指數和平均數指數83某廠05年的產量比04年增長了136,總成本增長了129,則該廠05年產品單位成本(A)。A減少062B減少515C增加129D增加17584編制總指數的兩種形式是(B)。A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B綜合指數和平均數指數C算術平均數指數和調和平均數指數D定基指數和環(huán)比指數85平均指數的兩種計算形式是(C)。A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B綜合指數和平均數指數C算術平均數指數和調和平均數指數D定基指數和環(huán)比指數91根據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應采用(C)。A幾何平均法B加權算術平均法C簡單算術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92間隔相等的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應采用(D)。A幾何平均法B加權算術平均法C簡單算術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93數列中各項數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時間數列是(B)。A時點數列B時期數列C平均指標動態(tài)數列D相對指標動態(tài)數列94下列數列中哪一個屬于動態(tài)數列(D)。A學生按學習成績分組形成的數列B工業(yè)企業(yè)按地區(qū)分組形成的數列C職工按工資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數列D出口額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形成的數列95說明現象在較長時期內發(fā)展的總速度的指標是(C)。A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B平均發(fā)展速度C定基發(fā)展速度D環(huán)比增長速度96定基增長速度與環(huán)比增長速度的關系是(C)。A定基增長速度是環(huán)比增長速度的連乘積B定基增長速度是環(huán)比增長速度之和C各環(huán)比增長速度加1后的連乘積再減1D各環(huán)比增長速度減1后的連乘積減1二、多項選擇題部分(每題3分,共計15分)11要了解某地區(qū)的就業(yè)情況(AB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總體B、成年人口總數是統(tǒng)計指標C、成年人口就業(yè)率是統(tǒng)計標志D、反映每個人特征的職業(yè)是數量指標E、某人職業(yè)是教師是標志表現12在全國人口普查中(BCE)A、全國人口總數是統(tǒng)計總體B、男性是品質標志表現C、人的年齡是變量D、每一戶是總體單位E、人口的平均年齡是統(tǒng)計指標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5
大?。?0.37(MB)
子文件數:
-
簡介:一、兩組計量資料比較20分題干由試題和相關SPSS分析結果組成,1、根據資料選擇正確的統(tǒng)計檢驗方法;2、請寫出假設檢驗步驟檢驗假設;檢驗水準;根據給定的檢驗統(tǒng)計量值,確定P值、并作出結果判斷;或根據SPSS結果選擇正確的統(tǒng)計量值和P值、并作出結果判斷。3、說明正態(tài)性檢驗提供矩法檢驗或KS檢驗結果;方差齊性檢驗提供LEVENE’S檢驗結果。正態(tài)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不必列出檢驗步驟,作出判斷即可。,可能包括的內容,配對設計的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成組設計的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成組設計的兩樣本均數比較的近似T檢驗配對設計的兩樣本比較的符號秩和檢驗成組設計的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舉例,正態(tài)性檢驗,患者,,=N1+N2-232本例T1818,P0078005結論,H0?1?2H1?1≠?2?005,根據SPSS分析結果,對資料分布正態(tài)性、方差齊性作出判斷。,二、兩樣本率比較(X2檢驗或確切概率法)15分題干由試題和相關SPSS分析結果組成,1、根據資料選擇正確的統(tǒng)計檢驗方法;2、列出計算表;3、請寫出假設檢驗步驟檢驗假設,檢驗水準,列出計算公式,根據SPSS結果選擇正確的統(tǒng)計量值和P值、并作出結果判斷。,四格表Χ2檢驗的條件N,T??上惹笏母癖碇凶钚〉睦碚摂怠#?)T?5,而且N?40直接用?2檢驗。(2)1?T?5,而且N?40校正?2檢驗。(3)T?1或N?40確切概率法注意上述條件是以理論數為依據,而非實際數。,1、成組設計兩樣本率比較(四格表資料?2檢驗),,,四格表Χ2檢驗PEARSONΧ2,某醫(yī)學院隨機抽查四年級和五年級學生的近視眼患病情況如下表,問兩個年級的近視眼患病率有無差別,四格表校正Χ2檢驗,例某防疫站觀察當地的一個污水排放口,在高溫季節(jié)和低溫季節(jié)水樣的傷寒菌檢出情況,資料如下表,問兩個季節(jié)污水的傷寒菌檢出率有無差別,四格表確切概率法,,已確診肝癌患者100人,每個患者分別用甲、乙兩法檢測AFP,結果如下表。問甲、乙兩法AFP陽性檢出率有無差別,2、配對資料兩樣本率比較,可能涉及范圍完全隨機設計、隨機區(qū)組設計、析因設計。提供某一實驗資料,可能有如下要求1指出該實驗屬何種設計(方差分析);2按照題義,把總變異分成幾個部分,并說明各部分的意義。3提供SPSS的方差分析表,作出正確的結論。4若方差分析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一步比較的方法選擇。,三、方差分析(15分),SS總SS組間+SS組內,SS總SS處理+SS配伍+SS誤差,SS總SSA+SSB+SSAB+SS誤差,或,完全隨機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表,隨機區(qū)組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表,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表,,四、多因素分析15分,可能涉及范圍多元線性回歸、LOGISTIC回歸、COX回歸。要求1、提供某一資料,選擇統(tǒng)計分析方法2、偏回歸系數、標準化偏回歸系數、決定系數、校正決定系數、OR等常用指標的意義與應用3、列回歸方程,例27名糖尿病人的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脂、空腹胰島素、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的測量值如下表,(1)欲分析影響空腹血糖濃度的有關因素,宜采用什么統(tǒng)計分析方法(2)已知甘油三酯X2、胰島素X3和糖化血紅蛋白X4是主要影響因素,現欲比較上述因素對血糖濃度的相對影響強度,應計算何種指標(3)分析其回歸模型的好壞宜選用何種指標(4)根據給出SPSS結果,做出正確的結論。(5)列出回歸方程。,例50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人,在入院時白細胞數X1(10/L),淋巴結浸潤度X2(記為0、1、2三級),緩解出院后鞏固治療X3(鞏固治療時賦值1,無鞏固治療時賦值0)。隨訪1年取得每例病人是否死亡Y(死亡賦值1,存活賦值0)的資料。,,(1)欲篩選哪些因素是影響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人一年內死亡的的主要因素,應選擇何種統(tǒng)計分析方法(2)經統(tǒng)計分析得淋巴結浸潤度(X2)和緩解出院后鞏固治療(X3)是有意義的影響因素,現計算得B01642,B20707,B3?2784,請列出其回歸方程(3)緩解出院后有鞏固治療患者一年內死亡的危險性是沒有鞏固治療患者的多少倍(4)如果隨訪5年,取得每例病人的生存時間與結局,又該選擇何種統(tǒng)計分析方法,提供某一素材,可能要求選擇正確的統(tǒng)計方法并簡述理由闡述分析思路對錯誤進行分析,并予以糾正對某些數據、指標的含義作出正確的判斷正交試驗表頭設計及結果分析可能涉及范圍變量的類型、計量資料的統(tǒng)計描述、正常值范圍與總體均數的估計,相對數及其應用注意事項,總體率的區(qū)間估計,秩和檢驗,直線相關與回歸,隨訪資料的生存分析,正交試驗設計。,五、其它35分每題≤10分,THEEND,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 32
大?。?0.23(MB)
子文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