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04任務_0003試卷總分100測試時間0單項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共一、單項選擇題(共5050道試題,共道試題,共100100分。)分。)1SIGA的分子特性,正確的是A是可以通過胎盤的抗體B是主要分布于外分泌液的抗體C是胚胎晚期合成的主要抗體D是在感染中最早合成的抗體E是五聚體2主要起調節(jié)作用的CD4T細胞亞群為ATH1BTH2CTH17DTFHETREG3介導I型超敏反應速發(fā)相反應的最主要血管活性介質是A組胺B白三烯C細胞因子D腺苷酸環(huán)化酶E血小板活化因子4胸腺依賴性抗原的特點為A僅T細胞對其發(fā)生反應B在胸腺中產(chǎn)生的C該抗原僅存在于T細胞上DTREG細胞E巨噬細胞9HLAII類分子主要表達于AT細胞表面BAPC表面C紅細胞表面D肝細胞表面E神經(jīng)細胞表面10可識別MHCI分子的CD分子是ACD2BCD3CCD4DCD8ECD2811下列沒有免疫原性的物質是A脂多糖B免疫血清C細菌外毒素D青霉素降解產(chǎn)物E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12機體受抗原刺激后發(fā)生免疫應答的部位是A胸腺B骨髓C淋巴結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9
頁數(shù): 13
大?。?0.9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一單選題1經(jīng)典途徑中各補體成分激活的順序是()AC143256789BC124536789CC142356789DC124356789EC123456789參考答案C2與抗原結合后,激活補體能力最強的IG是()AIGABIGDCIGEDIGMEIGG參考答案D3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機體易發(fā)生A反復感染B腫瘤C超敏反應D自身免疫病C半抗原D胸腺依賴性抗原E胸腺非依賴性抗原參考答案C7能與肥大細胞表面FCR結合,并介導I型超敏反應的IG是()AIGABIGDCIGEDIGMEIGG參考答案C8構成膜攻擊復合物的補體成分是()AC5B~9BC6B~9CC5B~7DC5B~8EC6B~8參考答案A9將IGG水解成FAB’2的酶是()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9
頁數(shù): 60
大?。?3.5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醫(yī)學微生物學模擬試題(一)及答案醫(yī)學微生物學模擬試題(一)及答案A1型題以下每一考題下面有A、B、C、D、E5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方框涂黑。1用來測量細菌大小的單位是ACMBMMCUMDNMEPM2細菌缺乏下列哪一種結構仍可存活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核質E以上均可3下列有鑒別意義的細菌代謝產(chǎn)物是A靛基質B色素CH2SD酸性氣體E以上均是4HO變異屬于A毒力變異B菌落變異C鞭毛變異D形態(tài)變異E耐藥性變異5是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強者A肉毒毒素B破傷風痙攣毒素C白喉外毒素D霍亂腸毒素E金葡萄腸毒素6抗毒素A為外毒素經(jīng)甲醛處理后獲得B可中和游離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可中和與易感細胞結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由細菌內毒素刺激機體產(chǎn)生EB十C7濕熱滅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高壓蒸氣滅菌法B流通蒸氣法C間歇滅菌法D巴氏消毒法B抗酸染色呈紅色,故為抗酸菌C耐堿,但不耐酸D菌落干燥,菊花狀E以上均不是16綠膿桿菌A多引起原發(fā)性感染B產(chǎn)生脂溶性色素C革蘭陽性桿菌D營養(yǎng)要求高E以上均不是17關于病毒核酸A可控制病毒的遺傳和變異B決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CRNA不能攜帶遺傳信息D不能決定病毒的感染性E病毒有一種或兩種類型核酸18病毒的致病因素A內毒素B外毒素C莢膜D侵襲力E以上都不是19最常引嬰幼兒病毒性肺炎的是A腺病毒B腮腺炎病毒C呼吸道合胞病毒D流感病毒E副流感病毒20脊髓灰質炎病毒免疫特點A只有顯性感染才能獲得免疫力B腸道局部SIGA不能阻止野毒株的入侵CSIGA不能由乳汁分泌D抗原性穩(wěn)定,感染后機體免疫力牢固E血清IGG不能阻止病毒侵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21屬于缺損性病毒AHAVBHBVCHCVDHDVEHEV22甲型肝炎病毒A抵抗力弱,對脂溶劑敏感B能在體外組織細胞中培養(yǎng)C為雙股DNA病毒D無特異性預防可使用的疫茵E顯性感染多見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4
大?。?0.0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一、名詞解釋1CDNA與CCCDNACDNA是由MRNA通過反轉錄酶合成的雙鏈DNACCCDNA是游離于染色體之外的質粒雙鏈閉合環(huán)形DNA。2標準折疊單位蛋白質二級結構單元Α螺旋與Β折疊通過各種連接多肽可以組成特殊幾何排列的結構塊此種確定的折疊類型通常稱為超二級結構。幾乎所有的三級結構都可以用這些折疊類型乃至他們的組合型來予以描述因此又將其稱為標準折疊單位。3CAP環(huán)腺苷酸CAMP受體蛋白CRPCAMPRECEPTPROTEINCAMP與CRP結合后所形成的復合物稱激活蛋白CAPCAMPACTIVATEDPROTEIN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補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點。5MICRNA互補干擾RNA或稱反義RNA與MRNA序列互補可抑制MRNA的翻譯。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過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7模體蛋白質分子空間結構中存在著某些立體形狀和拓撲結構頗為類似的局部區(qū)域8信號肽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N端有1536個氨基酸殘基的肽段引導蛋白質的跨膜。9弱化子在操縱區(qū)與結構基因之間的一段可以終止轉錄作用的核苷酸序列。10魔斑當細菌生長過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時細菌將會產(chǎn)生一個應急反應停止全部基因的表達。產(chǎn)生這一應急反應的信號是鳥苷四磷酸PPGPP和鳥苷五磷酸PPPGPP。PPGPP與PPPGPP二、填空1DNA的物理圖譜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內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順序。2RNA酶的剪切分為自體催化、異體催化兩種類型。3原核生物中有三種起始因子分別是IF1、IF2和IF3。4蛋白質的跨膜需要信號肽的引導蛋白伴侶的作用是輔助肽鏈折疊成天然構象的蛋白質。5啟動子中的元件通??梢苑譃閮煞N核心啟動子元件和上游啟動子元件。6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含結構分子生物學、基因表達與調控、DNA重組技術三部分。7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兩個關鍵性實驗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T2噬菌體感染大腸桿菌這兩個實驗中主要的論點證據(jù)是生物體吸收的外源DNA改變了其遺傳潛能。8HNRNA與MRNA之間的差別主要有兩點HNRNA在轉變?yōu)镸RNA的過程中經(jīng)過剪接、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個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個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9蛋白質多亞基形式的優(yōu)點是亞基對DNA的利用來說是一種經(jīng)濟的方法、可以減少蛋白質合成過程中隨機的錯誤對蛋白質活性的影響、活性能夠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開和被關閉。10蛋白質折疊機制首先成核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成核、結構充實、最后重排。11半乳糖對細菌有雙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為碳源供細胞生長另一方面它又是細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個不依賴于CAMPCRP的啟動子S2進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時需要一個依賴于CAMPCRP的啟動子S1對高水平合成進行調節(jié)。有G時轉錄從S2開始無G時轉錄從S1開始。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0
大?。?0.0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第2章染色體與DNA名詞解釋原癌基因細胞內與細胞增殖相關的正?;?,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須的,在進化上高等保守。當原癌基因的結構或調控區(qū)發(fā)生變異,基因產(chǎn)物增多或活性增強時,使細胞過度增殖,從而形成腫瘤。復制以親代DNA或RNA為模板,根據(jù)堿基配對的原則,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與親代相同的子代DNA或RNA的過程。轉座子TRANSPOSON或TRANSPOSABLEELEMENT位于染色體DNA上可自主復制和位移的基本單位。包括插入序列和復合轉座子。半保留復制以親代DNA雙鏈為模板以堿基互補方式合成子代DNA,這樣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條鏈來自親代DNA,而另一條鏈則是新合成的,這種復制方式叫半保留復制。染色體染色體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由DNA、RNA和蛋白質構成,其形態(tài)和數(shù)目具有種系的特性。在細胞間期核中,以染色質形式存在。在細胞分裂時,染色質絲經(jīng)過螺旋化、折疊、包裝成為染色體,為顯微鏡下可見的具不同形狀的小體。核小體是構成真核生物染色體的基本單位,是DNA和蛋白質構成的緊密結構形式,包括200BP左右的DNA和9個組蛋白分子構成的致密結構。填空題1真核細胞核小體的組成是DNA和蛋白2天然染色體末端不能與其他染色體斷裂片段發(fā)生連接,這是因為天然染色體末端存在端粒結構。3在聚合酶鏈反應中,除了需要模板DNA外,還需加入引物、DNA聚合酶、DNTP和鎂離子。4引起DNA損傷的因素有自發(fā)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5DNA復制時與DNA解鏈有關的酶和蛋白質有拓撲異構酶Ⅱ、解螺旋酶、單鏈DNA結合蛋白。6參與DNA切除修復的酶有DNA聚合酶Ⅰ、DNA連接酶、特異的核酸內切酶。7在真核生物中DNA復制的主要酶是DNA聚合酶Δ。在原核生物中是DNA聚合酶Ⅲ。8端粒酶是端粒酶是含一段RNA的逆轉錄酶。9DNA的修復方式有錯配修復、堿基切除修復、核苷酸切除修復、DNA的直接修復。選擇題1真核生物復制起點的特征包括(B)A富含GC區(qū)B富含AT區(qū)CZDNAD無明顯特征2插入序列(IS)編碼(A)A轉座酶B逆轉錄酶CDNA合成酶D核糖核酸酶3紫外線照射對DNA分子的損傷主要是DA堿基替換B磷酸脂鍵斷裂C。堿基丟失D形成共價連接的嘧啶二聚體4自然界中以DNA為遺傳物質的大多數(shù)生物DNA的復制方式(C)A環(huán)式BD環(huán)式C半保留D全保留5原核生物基因組中沒有(A)A內含子B外顯子C轉錄因子D插入序列6關于組蛋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為中性蛋白B為酸性蛋白C進化上不具保守性D染色體結合蛋白二酯鍵連接上脫氧核糖核苷酸并釋放出焦磷酸。DNA鏈的延伸同時進行前導鏈和滯后鏈的合成。兩條鏈方向相反。6、PCR的基本原理PCR是在試管中進行的DNA復制反應,基本原理是依據(jù)細胞內DNA半保留復制的機理,以及體外DNA分子于不同溫度下雙鏈和單鏈可以互相轉變的性質,人為地控制體外合成系統(tǒng)的溫度,以促使雙鏈DNA變成單鏈,單鏈DNA與人工合成的引物退火,然后耐熱DNA聚合酶以DNTP為原料使引物沿著單鏈模板延伸為雙鏈DNA。PCR全過程每一步的轉換是通過溫度的改變來控制的。需要重復進行DNA模板解鏈、引物與模板DNA結合、DNA聚合酶催化新生DNA的合成,即高溫變性、低溫退火、中溫延伸3個步驟構成PCR反應的一個循環(huán),此循環(huán)的反復進行,就可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擴增。DNA模板變性模板雙鏈DNA單鏈DNA,94℃。退火引物+單鏈DNA雜交鏈,引物的TM值。引物的延伸溫度至70℃左右,TAQDNA聚合酶以4種DNTP為原料,以目的DNA為模板,催化以引物3末端為起點的5→3DNA鏈延伸反應,形成新生DNA鏈。新合成的引物延伸鏈經(jīng)過變性后又可作為下一輪循環(huán)反應的模板PCR,就是如此反復循環(huán),使目的DNA得到高效快速擴增。第三章啟動子是一段位于結構基因5,端上游區(qū)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與模板DNA準確地相結合并具有轉錄起始的特異性。指RNA聚合酶識別、結合和開始轉錄的一段特定的DNA序列。增強子能強化轉錄起始的序列稱為增強子。轉錄以DNA為模板,按照堿基配對原則合成RNA,即將DNA所含的遺傳信息傳給RNA,形成一條與DNA鏈互補的RNA的過程。RNA的編輯是某些RNA,特別是MRNA的一種加工方式,它導致了DNA所編碼的遺傳信息的改變。外顯子EXON真核細胞基因DNA中的編碼序列,這些序列被轉錄成RNA并進而翻譯為蛋白質。內含子INTRON真核細胞基因DNA中的間插序列,這些序列被轉錄成RNA,但隨即被剪除而不翻譯。復制子生物體的復制單位稱為復制子(REPLICON,是在同一個復制起點控制下的一段DNA序列。轉錄單元是一段啟動子開始至終止子結束的DNA序列。轉錄起點是與新生RNA鏈的第一個核苷酸相對應的DNA鏈上的堿基,通常為一個嘌呤。轉錄開始時模板上的第一個堿基,在原核中常為A或G,而且位置固定。填空1轉錄的基本過程包括模板識別,轉錄起始,轉錄的延伸,轉錄的終止。2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階段。3RNA的編輯方式堿基突變,尿甘酸的缺失和添加。4在原核生物中,35區(qū)與10區(qū)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619BP5帽子結構的功能〔1〕在翻譯中起識別作用〔2〕使MRNA免遭核苷酸的破壞6原核生物只有一種RNA聚合酶而真核生物有三種,每一種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聚合酶Ⅰ合成RRNA聚合酶Ⅱ合成MRNA,聚合酶Ⅲ合成TRNA和5SRRNA。三種聚合酶都是具有多亞基的大的蛋白復合體。7轉錄因子通常具有兩個獨立的結構域一個結合DNA,一個激活轉錄。8在真核細胞MRNA的修飾中,“帽子“結構由甲基組成,“尾“由多聚腺嘌呤組成。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3
大?。?0.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分子生物學試題及答案一、名詞解釋1CDNACDNA與CCCDNACCCDNACDNA是由MRNA通過反轉錄酶合成的雙鏈DNA;CCCDNA是游離于染色體之外的質粒雙鏈閉合環(huán)形DNA。2標準折疊單位標準折疊單位蛋白質二級結構單元?。菪cΒ-折疊通過各種連接多肽可以組成特殊幾何排列的結構塊,此種確定的折疊類型通常稱為超二級結構。幾乎所有的三級結構都可以用這些折疊類型,乃至他們的組合型來予以描述,因此又將其稱為標準折疊單位。3CAPCAP環(huán)腺苷酸(CAMP)受體蛋白CRP(CAMPRECEPTPROTEIN),CAMP與CRP結合后所形成的復合物稱激活蛋白CAP(CAMPACTIVATEDPROTEIN)4回文序列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補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點。5MICRNAMICRNA互補干擾RNA或稱反義RNA,與MRNA序列互補,可抑制MRNA的翻譯。6核酶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過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7模體模體蛋白質分子空間結構中存在著某些立體形狀和拓撲結構頗為類似的局部區(qū)域8信號肽信號肽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N端有1536個氨基酸殘基的肽段,引導蛋白質的跨膜。9弱化子弱化子在操縱區(qū)與結構基因之間的一段可以終止轉錄作用的核苷酸序列。10魔斑魔斑當細菌生長過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時,細菌將會產(chǎn)生一個應急反應,停止全部基因的表達。產(chǎn)生這一應急反應的信號是鳥苷四磷酸PPGPP和鳥苷五磷酸(PPPGPP)。PPGPP與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個或幾個操縱子,而是影響一大批,所以稱他們是超級調控子或稱為魔斑。11上游啟動子元件上游啟動子元件是指對啟動子的活性起到一種調節(jié)作用的DNA序列,10區(qū)的TATA、35區(qū)的TGACA及增強子,弱化子等。12DNADNA探針探針是帶有標記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檢測未知序列、篩選目的基因等方面廣泛應用。13SDSD序列序列是核糖體與MRNA結合序列,對翻譯起到調控作用。14單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只針對單一抗原決定簇起作用的抗體。15考斯質??妓官|粒是經(jīng)過人工構建的一種外源DNA載體,保留噬菌體兩端的COS區(qū),與質粒連接構成。16藍白斑篩選白斑篩選含LACZ基因(編碼Β半乳糖苷酶)該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產(chǎn)生藍色,從而使菌株變藍。當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達,菌株呈白色,以此來篩選重組細菌。稱之為藍白斑篩選。17順式作用元件順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堿基序列,對基因的表達起到調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從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19錨定錨定PCRPCR用于擴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別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為引物進行PCR擴增。20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與外源基因連接,同時表達翻譯出的原基因蛋白與外源蛋白結合在一起所組成的蛋白質。二、填空1DNA的物理圖譜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內切酶酶解限制性內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順序。2RNA酶的剪切分為(自體催化自體催化)、(異體催化異體催化)兩種類型。3原核生物中有三種起始因子分別是(IF1IF1)、(IF2IF2)和(IF3IF3)。4蛋白質的跨膜需要(信號肽信號肽)的引導,蛋白伴侶的作用是(輔助肽鏈折疊成天然構象的蛋白質)。5啟動子中的元件通??梢苑譃閮煞N(核心啟動子元件核心啟動子元件)和(上游啟動子元件上游啟動子元件)。6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含(結構分子生物學結構分子生物學)、(基因表達與調控基因表達與調控)、(DNADNA重組技術重組技術)三部分。7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兩個關鍵性實驗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肺炎球菌感染小鼠)、(T2T2噬菌體感染大腸桿菌噬菌體感染大腸桿菌)這兩個實驗中主要的論點證據(jù)是(生物體吸收的外源生物體吸收的外源DNADNA改變了其遺傳潛能改變了其遺傳潛能)。8HNRNA與MRNA之間的差別主要有兩點(HNRNAHNRNA在轉變?yōu)樵谵D變?yōu)镸RNAMRNA的過程中經(jīng)過剪接的過程中經(jīng)過剪接,)、(MRNAMRNA的5′5′末端被加上一個末端被加上一個M7PGPPPM7PGPPP帽子,在帽子,在MRNA3′MRNA3′末端多了一個多聚腺苷酸末端多了一個多聚腺苷酸POLYAPOLYA尾巴尾巴)。9蛋白質多亞基形式的優(yōu)點是(亞基對亞基對DNADNA的利用來說是一種經(jīng)濟的方法的利用來說是一種經(jīng)濟的方法)、(可以減少蛋白質合成過程可以減少蛋白質合成過程中隨機的錯誤對蛋白質活性的影響中隨機的錯誤對蛋白質活性的影響)、(活性能夠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開和被關閉活性能夠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開和被關閉)。10蛋白質折疊機制首先成核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成核成核)、(結構充實結構充實)、(最后重排最后重排)。11半乳糖對細菌有雙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為碳源供細胞生長可以作為碳源供細胞生長);另一方面(它又是細胞壁的成它又是細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個不依賴于CAMPCRP的啟動子S2進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時需要一個依賴于3真核生物增強子GCCAATTATAA5MGPP起始位點11070253對天然質粒的人工構建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對天然質粒的人工構建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天然質粒往往存在著缺陷,因而不適合用作基因工程的載體,必須對之進行改造構建A、加入合適的選擇標記基因,如兩個以上,易于用作選擇通常是抗生素基因。B、增加或減少合適的酶切位點,便于重組。C、縮短長度,切去不必要的片段,提高導入效率,增加裝載量。D、改變復制子,變嚴緊為松弛,變少拷貝為多拷貝。E、根據(jù)基因工程的特殊要求加裝特殊的基因元件4舉例說明差示篩選組織特異舉例說明差示篩選組織特異CDNACDNA的方法的方法制備兩種細胞群體,目的基因在其中一種細胞中表達或高表達,在另一種細胞中不表達或低表達,然后通過雜交對比找到目的基因。例如在腫瘤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腫瘤細胞會呈現(xiàn)與正常細胞表達水平不同的MRNA,因此,可以通過差示雜交篩選出與腫瘤相關的基因。也可利用誘導的方法,篩選出誘導表達的基因。5雜交瘤細胞系的產(chǎn)生與篩選雜交瘤細胞系的產(chǎn)生與篩選脾B細胞骨髓瘤細胞,加聚乙二醇(PEG)促進細胞融合,HAT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內含次黃嘌呤、氨基蝶呤、T)生長出來的脾B骨髓瘤融合細胞繼續(xù)擴大培養(yǎng)。細胞融合物中包含脾脾融合細胞不能生長,脾細胞不能體外培養(yǎng)。骨骨融合細胞不能利用次黃嘌呤,但可通過第二途徑利用葉酸還原酶合成嘌呤。氨基蝶呤對葉酸還原酶有抑制作用,因此不能生長。骨脾融合細胞在HAT中能生長,脾細胞可以利用次黃嘌呤,骨細胞提供細胞分裂功能。6、利用雙脫氧末端終止法(、利用雙脫氧末端終止法(SANGERSANGER法)測定法)測定DNADNA一級結構的原理與方法一級結構的原理與方法原理是采用核苷酸鏈終止劑2,,3,雙脫氧核苷酸終止DNA的延長。由于它缺少形成35磷酸二脂鍵所需要的3OH,一旦參入到DNA鏈中,此DNA鏈就不能進一步延長。根據(jù)堿基配對原則,每當DNA聚合酶需要DNMP參入到正常延長的DNA鏈中時,就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參入DDNTP結果導致脫氧核苷酸鏈延長的終止;二是參入DNTP使DNA鏈仍可繼續(xù)延長,直至參入下一個DDNTP。根據(jù)這一方法,就可得到一組以DDNTP結尾的長短不一的DNA片段。方法是分成四組分別為DDAMP、DDGMP、DDCMP、DDTMP反應后,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按泳帶可讀出DNA序列。7、激活蛋白(、激活蛋白(CAPCAP)對轉錄的正調控作用)對轉錄的正調控作用環(huán)腺苷酸(CAMP)受體蛋白CRP(CAMPRECEPTPROTEIN),CAMP與CRP結合后所形成的復合物稱激活蛋白CAP(CAMPACTIVATEDPROTEIN)。當大腸桿菌生長在缺乏葡萄糖的培養(yǎng)基中時,CAP合成量增加,CAP具有激活乳糖(LAC)等啟動子的功能。一些依賴于CRP的啟動子缺乏一般啟動子所具有的典型的35區(qū)序列特征(TTGACA)。因此RNA聚合酶難以與其結合。CAP的存在(功能)能顯著提高酶與啟動子結合常數(shù)。主要表現(xiàn)以下二方面①CAP通過改變啟動子的構象以及與酶的相互作用幫助酶分子正確定向以便與10區(qū)結合,起到取代35區(qū)功能的作用。②CAP還能抑制RNA聚合酶與DNA中其它位點的結合,從而提高與其特定啟動子結合的概率。8、典型的、典型的DNADNA重組實驗通常包括哪些步驟重組實驗通常包括哪些步驟A、提取供體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稱外源基因),酶接連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載體),形成一個新的重組DNA分子。B、將這個重組DNA分子轉入受體細胞并在受體細胞中復制保存,這個過程稱為轉化。C、對那些吸收了重組DNA的受體細胞進行篩選和鑒定。D、對含有重組DNA的細胞進行大量培養(yǎng),檢測外援基因是否表達。9、基因文庫的構建對重組子的篩選舉出、基因文庫的構建對重組子的篩選舉出3種方法并簡述過程。種方法并簡述過程??股乜剐院Y選、抗性的插入失活、蘭白斑篩選或PCR篩選、差式篩選、DNA探針多數(shù)克隆載體均帶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抗氨芐青霉素、四環(huán)素)。當質粒轉入大腸桿菌中后,該菌便獲得抗性,沒有轉入的不具有抗性。但不能區(qū)分是否已重組。在含有兩個抗性基因的載體中,如果外源DNA片段插入其中一個基因并導致該基因失活,就可用兩個分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5
大?。?0.1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獸醫(yī)微生物學復習題獸醫(yī)微生物學復習題細菌總論一、解釋概念菌落菌落某個細菌在適合生長的培養(yǎng)基表面或內部,在合適條件下,分裂繁殖出數(shù)量巨大的菌體,形成一個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tài)的群體。莢膜莢膜某些細菌在其生活中可在細胞壁的外周形成一層包圍整個菌體、邊界清楚地粘液樣物質黏液層黏液層有些細菌分泌一層很疏松、與周圍邊界不明顯、易與菌體脫離的黏液樣物質,稱為黏液層鞭毛多數(shù)弧菌、螺菌、許多桿菌、個別球菌的菌體表面長有一至數(shù)十根彎曲的絲狀物,稱為鞭毛培養(yǎng)基是人工配制的含有細菌生長繁殖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殺菌作用是指某些物質或因素具有在一定條件下殺死微生物的作用。抑菌作用是指某些物質或因素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作用。抗菌作用某些藥物具有的抑制或殺滅微生物的作用,統(tǒng)稱為抗菌作用滅菌消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殺滅細菌芽胞、霉菌孢子在內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消毒殺滅物體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僅要求達到消除傳染性的目的,而對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孢子并不嚴格要求全部殺死防腐阻止或抑制物品上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方法,微生物不一定死亡無菌操作采取防止或杜絕任何微生物進入動物機體或其他物體的方法的進行的操作稱為無菌操作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類能抑制或殺死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質稱為抗生素植物殺菌素某些植物中存在有殺菌物質,這種殺菌物質一般稱為植物殺菌素細菌素是某些細菌產(chǎn)生的一種具有殺菌作用的蛋白質,只能作用于與它同種不同菌種的細菌以及與它親緣關系相近的細菌噬菌體噬菌體是寄生于細菌、真菌、螺旋體、放線菌等的一類病毒,也稱細菌病毒感功能1、莢膜①抵抗干燥②加強致病力,免受吞噬;③堆積某些代謝廢物;④貯存物。⑤細菌間的信息識別作用⑥作為透性屏障和離子交換系統(tǒng),以保護細菌免收重金屬離子的毒害。2、鞭毛①鑒定價值,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細菌能否運動可用于鑒定。②致病作用鞭毛運動能增強細菌對宿主的侵害,因運動往往有化學趨向性,可避開有害環(huán)境或向高濃度環(huán)境的方向移動。③抗原性鞭毛具有特殊H抗原,可用于血清學檢查。3、菌毛普通菌毛是細菌的粘附器官,細菌藉菌毛的粘附作用使細菌牢固粘附在細胞上,并在細胞表面定居,導致感染4、性菌毛具有向雌性菌株傳遞遺傳物質的作用,有的還是RNA噬菌體的特異性吸附受體。5、芽孢其功能是①芽胞的抵抗力很強;②芽胞在適宜條件可以發(fā)育成相應的細菌;③鑒定細菌的依據(jù)之一。五、試述革蘭氏染色的意義和原理。其重要的臨床意義在于1鑒別細菌2選擇藥物3與致病性有關革蘭氏陽性菌能產(chǎn)生外毒素,革蘭氏陰性菌能產(chǎn)生內毒素,兩者的致病作用不同。原理如下通過結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細胞壁內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結晶紫與碘的復合物,革蘭氏陽性菌由于其細胞壁較厚、肽聚糖網(wǎng)層次較多且交聯(lián)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脫色處理時,因失水反而使網(wǎng)孔縮小,再加上它不含類脂,故乙醇處理不會出現(xiàn)縫隙,,因此能把結晶紫與碘復合物牢牢留在壁內,使其仍呈紫色;而革蘭氏陰性菌因其細胞壁薄、外膜層類脂含量高、肽聚糖層薄且交聯(lián)度差,在遇脫色劑后,以類脂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網(wǎng)不能阻擋結晶紫與碘復合物的溶出,因此通過乙醇脫色后仍呈無色,再經(jīng)沙黃等紅色染料復染,就使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六、細菌新陳代謝的特點是什么1、細菌生長和繁殖地速度極快、超過動物細胞的10100倍;2、細菌利用各種化合物作為能源的能力遠遠強于動物細胞3、細菌對營養(yǎng)的需求比動物細胞更為多種多樣,因為他們有多種代謝旁路4、細菌可利用超常流水線式生產(chǎn)地方式生成大分子物質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0
大?。?0.0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一名詞解釋1胎生苗植物種子內的胚胎在未離開母本時即萌發(fā)生長,形成類似動物由母體直接產(chǎn)生下一代的形式,故稱為胎生苗?;蚬麑崈鹊姆N子會往下長出一根胚軸,胚軸稱為胎生苗。2生境片斷化是指一個大面積連續(xù)的生境,變成很多總面積較小的小斑塊,斑塊之間被與過去不同的背景基質所隔離。(生境破碎化是指對生物物種﹑種群﹑群落的生存繁衍起干擾﹑抑制作用的因素分割﹑壓縮生境的過程。)生境片斷化是指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生境破碎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很大使片斷狀生境中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都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生境片斷化將物種種群分割為若干個小種群影響物種的遷入和遷出基因的流動受阻遺傳變異喪失加之小種群易于滅絕結果使種群遺傳多樣性減少從而加速物種滅絕的進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總生境面積的降低,二是剩余地區(qū)重新分布為非連續(xù)的碎片3遺傳漂變由于某種隨機因素,某一等位基因的頻率在群體(尤其是在小群體)中出現(xiàn)世代傳遞的波動現(xiàn)象稱為遺傳漂變,也稱為隨機遺傳漂變。4集合種群是指某一相對獨立的地理區(qū)域內各局域種群的集合,這些局域種群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個體遷移而使復合種群系統(tǒng)成為一個有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5關鍵種是指其活動和豐富度決定群落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系統(tǒng)穩(wěn)定的物種。6遷地保護指將瀕危動植物遷移到人工環(huán)境中或易地實施保護。7時間種指一個物種在其生存時間內所包含的所有生物個體。8自然保護區(qū)自然保護區(qū)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qū)域。自然保護就是利用生態(tài)學原理和最新研究成果,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根據(jù)自然規(guī)律,利用人的社會屬性,對自然界這一自然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積極保護,使自然資源能持續(xù)地被人類所利用,為人類文明的繼續(xù)發(fā)展提供物質保證。自然保護和生態(tài)保護具有相同的內涵,生態(tài)保護是指人類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意識的保護,是以生態(tài)科學為指導,遵循生態(tài)規(guī)律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對策及策略。9生物入侵一種生物以任何方式傳入其原產(chǎn)地以外的國家或地區(qū),并在那里定殖、建立自然種群、擴展并產(chǎn)生一定影響的過程。10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指一定時空范圍內生物成分與非生物成分通過彼此間不斷地進行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而共同形成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一個生態(tài)學功能單位。11紅樹林紅樹林(MANGROVE)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組成的潮灘濕地木本生物群落。組成的物種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它生長于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tài)系。12生物多樣性是生命有機體及其借以存在的生態(tài)復合體的多樣性和變異性,是生物及其與環(huán)境形成的生態(tài)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tài)過程的總和,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它們擁有的基因以及它們與其生存環(huán)境形成的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命系統(tǒng)的基本特征。一般認為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層次遺傳4景觀是一個大尺度的宏觀系統(tǒng),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觀要素組成的,具有高度空間異質性的區(qū)域。5集合種群的類型有1)大陸和島嶼型這種類型的集合種群中有一個種群很大或者它的棲息地特別好,在沒有很大的外界干擾情況下,可以單獨地長期生存,為大陸種群。另有一些局部種群比較小,稱島嶼種群,它們不斷地滅絕,再由大陸種群的遷入個體重建種群。局部種群的滅絕率和遷入率與種群的大小、和“大陸”的距離以及物種的遷移能力有關。這種集合種群的生存力主要取決于大陸種群。2)斑塊型由一系列棲息在斑塊狀棲息地內的局部種群所組成。擴散能力很強的動物通??梢栽诎邏K間遷移。如許多地區(qū)的森林受人為影響形成斑塊狀分布,生活在斑塊中的某些鳥類個體形成局部種群,進而組成斑塊集合種群。3)衛(wèi)星型由位于分布區(qū)中央的一個大種群和周圍的多個不同種群所組成。4)完全隔絕型非平衡型物種的各局部種群之間完全隔絕,或雖有聯(lián)系但極少。6自然保護區(qū)的職能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地,開展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進行宣傳教育的自然博物館,合理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的典范。7生態(tài)恢復是修復被人類損害的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及動態(tài)過程;是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及更新的過程;是研究生態(tài)整合性的恢復和管理過程的科學;8荒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濕潤干旱地區(qū)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引起的土地退化的現(xiàn)象。9生物多樣性公約簽署時間和地點1992年6月5日,由簽約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大會上簽署。公約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10遺傳多樣性的特征遺傳多樣性表現(xiàn)形式的層次(1)在分子水平,可表現(xiàn)為核酸、蛋白質、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多樣性;(2)在細胞水平可體現(xiàn)在染色體結構的多樣性以及細胞結構與功能的多樣性;(3)在個體水平,可表現(xiàn)為生理代謝差異、形態(tài)發(fā)育差異以及行為習性的差異。(4)遺傳多樣性通過對上述各層次的生物性狀的影響,導致生物體的不同適應性,進而影響生物的分布和演化。(5)許多遺傳變異并不導致任何可觀測到的表型上的差異11生物多樣性的定義與層次是定義是不同層次,不同等級的各種生命系統(tǒng),生物群落,生物與非生物的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tài)過程的總和。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它們所擁有的基因,所形成的群落和所產(chǎn)生各類生態(tài)現(xiàn)象。層次遺傳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根本;物種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在物種層次的直接體現(xiàn);生態(tài)多樣性生物與環(huán)境關系多樣性12五界分類系統(tǒng)是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五界。13中國主要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有可分為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受人工干預的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1)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2)灌叢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灌草叢生態(tài)系統(tǒng))(3)草原生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8
大?。?0.0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微生物學試卷甲(微生物學試卷甲(D)卷)卷1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10分)分)1細菌細胞的特殊結構是A細胞壁B細胞核C細胞膜D芽孢2擔子菌產(chǎn)擔孢子時通過A形成同型孢子囊B形成異型孢子囊C精子配合D菌絲融合3病毒粒子中核酸是ADNARNABDNACRNADDNA或RNA4大腸桿菌是A光能自養(yǎng)型B光能異養(yǎng)型C化能自養(yǎng)型D化能異養(yǎng)型5次生代謝產(chǎn)物是A蛋白質B核酸C脂肪D抗生素6煮沸消毒可以殺死A所有的微生物B致病微生物C所有的細菌D細菌芽孢7在轉導中特定基因的載體是A供體DNA片段B質粒DNAC噬菌體DNAD受體DNA8細菌與植物的共生體A豆科植物的根瘤B菌根C蘇鐵的珊瑚狀根D榿木根瘤9參與硫元素循環(huán)的光能自養(yǎng)菌A硫細菌B絲狀硫細菌C脫氮硫桿菌D綠硫細菌10下列細菌之一為G菌A歐文氏菌B假單胞菌C枯草桿菌D根瘤菌2寫出下列微生物的學名和微生物學術語的中文名稱(寫出下列微生物的學名和微生物學術語的中文名稱(6分)分)1ESCHERICHIACOLI2PSEUDOMONASAERUGINOSA3MICROCOCCUSUREAE4BACILLUSSUBTILIS5COLONY6VIRUS3判斷題判斷題15分在題號前注“”或“√”若有錯的請予以改正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根本區(qū)別是在于前者沒有細胞核。1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10分1無氧呼吸的最終電子受體無氧呼吸的最終電子受體AO2BNO3C乙醛D丙酮酸2根霉的無性孢子根霉的無性孢子A分生孢子B孢囊孢子C節(jié)孢子D厚垣孢子3動物細胞的寄生物動物細胞的寄生物A類病毒B朊病毒C擬病毒D噬菌體4硝化細菌是硝化細菌是A光能自養(yǎng)型B光能異養(yǎng)型C化能自養(yǎng)型D化能異養(yǎng)型5進行光合作用但不放氧的類群進行光合作用但不放氧的類群A魚腥藻B紅螺菌C念珠藻D螺旋藻6微生物的次級代謝產(chǎn)物微生物的次級代謝產(chǎn)物A蛋白質B核酸C脂類D抗生素7真菌中基因重組方式真菌中基因重組方式A單元化B轉化C接合D轉導8能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能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A脈胞菌屬B內囊霉屬C牛肝菌屬D曲霉屬9植物秸桿中最難被微生物分解的大分子植物秸桿中最難被微生物分解的大分子A木質素B半纖維素C幾丁質D淀粉10產(chǎn)芽胞的細菌產(chǎn)芽胞的細菌A大腸桿菌B銅綠假單胞菌C尿素小球菌D枯草桿菌22寫出下列微生物屬和微生物學術語的中文名稱寫出下列微生物屬和微生物學術語的中文名稱10分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2
大小: 0.0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臨床微生物學和微生物檢驗復習題臨床微生物學和微生物檢驗復習題一、多選題(選擇最佳答案)1下述微生物除了哪種以外,均屬于原核細胞型A病毒B放線菌C衣原體D細菌E支原體2真核細胞型微生物是A真菌B細菌C支原體D立克次體E衣原體3細菌大小的測量單位是A厘米B毫米C微米D毫微米E微微米4病毒大小的測量單位是A厘米B毫米C微米D毫微米E微微米5關于細菌革蘭染色操作步驟,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標本涂片固定B結晶紫初染C碘液媒染D鹽酸酒精脫色E稀釋復紅復染6關于抗酸染色,下述哪項是錯誤的A石碳酸復紅染色B鹽酸酒精脫色C堿性美蘭染色D結核桿菌染成紅色E非抗酸桿菌染成紅色7關于血清學診斷方法,下述哪項是錯誤的A傷寒肥達反應B風濕病抗“O”試驗C斑疹傷寒外斐氏反應D類風濕冷凝集試驗E梅毒膠乳凝集試驗8關于細菌對氧的需要分類,下述哪項是錯誤的A兼性厭氧菌大腸桿菌B專性厭氧菌破傷風梭菌C專性厭氧菌脆弱類桿菌D專性需氧菌結核分枝桿菌E微需氧菌霍亂弧菌9青霉素殺菌機理是A破壞細胞膜B破壞肽聚糖C抑制肽聚糖合成D抑制蛋白質的合成E抑制的DNA合成10細菌中最耐熱的結構是A芽胞B鞭毛C莢膜D核蛋白體E中介體11細菌的生長繁殖方式是A有絲分裂B二分裂C有性孢子生殖D無性孢子生殖E復制12在細菌生長中,生物學性狀最典型的是A遲緩期B對數(shù)期C減數(shù)期D穩(wěn)定期E衰退期13殺滅包括芽胞在內的微生物的方法稱為A消毒B無菌C防腐D滅菌E殺菌14血清或抗毒素血清等被細菌污染的處理方法是A濾過除菌BΓ射線照射C低熱滅菌D間歇滅菌E環(huán)氧乙烷15下列消毒滅菌法哪種是錯誤的A金屬器械一漂白粉B排泄物一漂白粉C飲水一氯氣D含糖培養(yǎng)基一間歇滅菌E人和動物血清一濾過除菌16細菌以接合方式轉移基因是通過A細胞壁接觸B細胞膜融合C鞭毛D性菌毛E普通菌毛17下述哪項對外毒素的敘述是不正確的A蛋白質B細胞壁成分C不耐熱D毒性強E受甲醛作用可失去毒性3E金黃色葡萄球菌3420歲青年扁桃腺摘除后,發(fā)燒,體溫375~39C0間,分離培養(yǎng)有帶溶血環(huán)的小菌落生成診斷為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心內膜炎。該菌來自何處A皮膚B結腸C鼻咽腔D尿道E眼結膜35引起猩紅熱為AA群溶血型鏈球菌BB群溶血型鏈球菌CD群溶血型鏈球菌D甲型溶血型鏈球菌E變異鏈球菌36引起風濕熱為AA群溶血型鏈球菌BB群溶血型鏈球菌CD群溶血型鏈球菌D甲型溶血型鏈球菌E變異鏈球菌37引起出血性結腸炎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血清型是A0152BO157CO158DO159EO16438檢查哪種細菌指數(shù)可判斷水、食品是否被糞便污染A葡萄球菌B鏈球菌C志賀菌屬D沙門菌屬E大腸菌群39下述哪種疾病不做血培養(yǎng)A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B鉤端螺旋體病C副傷寒D細菌性痢疾E布氏菌病40患者張,疑是注射過傷寒,甲型副傷寒疫苗,這次因發(fā)燒入院,兩次取血做肥達氏反應,入院后第四天結果如下TH180TO180TA、TB、TC140入院后第十二天結果如下TH、TO1320TA、TB、TC140應作何種診斷A患傷寒B患甲型副傷寒C患乙型副傷寒D沙門菌早期感染E回憶反應41患者張某,發(fā)燒第五日,疑似傷寒病,為確診應做下述哪項檢查為宜A便培養(yǎng)B尿培養(yǎng)C膽汁培養(yǎng)D血培養(yǎng)E肥達反應42患者李某,發(fā)燒已半月,疑似腸熱癥,為確診應做下述哪項檢查為宜A便培養(yǎng)B尿培養(yǎng)C膽汁培養(yǎng)D血培養(yǎng)E肥達反應43患者王某,發(fā)燒一周,做肥達反應,結果為T0140、TH1160、TA、TB、TC均為140以下,十天后復查TO、TH、TA、TB、TC均為140以下請問下述哪項解釋為宜A患傷寒病B患副傷寒甲C患副傷寒乙D沙門菌早期感染E非特異回憶反應44患者周某,發(fā)燒一周做肥達反應結果如下TO180,TH、TA、TB、TC均為140,下述哪項解釋為宜A患傷寒病B患副傷寒甲C患副傷寒乙D沙門菌早期感染E非特異回憶反應45患者馮某,發(fā)燒一周,做肥達反應結果如下TO180、TH180、TA180、TB140、TC140,十天后復查TO1320,TH140,TA1320,TB、TC均140以下,請問下述哪項解釋為宜A患傷寒病B患副傷寒甲C患副傷寒乙D沙門菌早期感染E非特異回憶反應463歲男兒在幼兒園進食后,出現(xiàn)嚴重腹痛、血便和腎功衰竭。同時進食兒童也有數(shù)人出現(xiàn)相同的癥狀診斷出血性結腸炎。下述哪項為常見的病原菌AO139霍亂弧菌BO157腸出血性大腸桿菌C腸致病性大腸桿菌D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腸產(chǎn)毒性大腸桿菌47腹瀉患者便培養(yǎng),可疑菌落鏡檢革蘭陰性中等大桿菌,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只產(chǎn)酸,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中不擴散生長,該菌可能是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9
大小: 0.1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第七章第七章細胞骨架與細胞的運動細胞骨架與細胞的運動11名詞解釋細胞骨架、微管組織中心名詞解釋細胞骨架、微管組織中心MTOCMTOC、Γ微管蛋白環(huán)形微管蛋白環(huán)形復合體復合體ΓTURCTURC、中心體、踏車運動、驅動蛋白、動力蛋白。、中心體、踏車運動、驅動蛋白、動力蛋白。※細胞骨架※細胞骨架真核細胞質中的蛋白質纖維網(wǎng)架體系,由3種不同的蛋白纖維結構組成微管、微絲、中間絲?!⒐芙M織中心※微管組織中心微管的聚合從特異性核心形成位點開始,主要是中心體、纖毛的基體。幫助微管裝配的成核?!N⒐艿鞍篆h(huán)形復合體微管蛋白環(huán)形復合體可形成10~13個Γ微管蛋白分子的環(huán)形結構(螺旋花排列),組成一個開放的環(huán)狀模板,與圍觀具有相同直徑??纱碳の⒐芎诵男纬桑⒐茇摱?,阻止微管蛋白滲入。還能影響微管從中心粒上釋放。※中心體※中心體是動物細胞中決定微管形成的一種細胞器,包括中心粒和中心粒旁物質。兩個桶狀、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包埋在中心粒旁物質中。在細胞間期,中心體位于細胞核附近,在有絲分裂期,位于紡錘體的兩極?!ぼ囘\動※踏車運動微管的聚合與解聚持續(xù)進行,經(jīng)常是一端聚合,為正端;另一端解聚,是負端,這種微管裝配方式,稱“踏車運動”?!毎麅雀骷毎骱退械奈镔|轉運都與微管密切相關;微管的物質運輸由微管動力蛋白(或馬達蛋白)完成,共有幾十種,可分為三大家族驅動蛋白KINESIN,動力蛋白DYNEIN和肌球蛋白MYOSIN家族(肌球蛋白以肌動蛋白纖維為運行軌道)驅動蛋白與動力蛋白的兩個球狀頭部是與微管專一結合,具有Β微管蛋白。55微管結合蛋白有幾種分布和功能如何微管結合蛋白有幾種分布和功能如何微管結合蛋白(微管結合蛋白(MAPMAP))MAP1、MAP2、MAP4和TAU。分布分布MAP12和TAU只存在于腦組織;MAP4在哺乳動物非神經(jīng)元、神經(jīng)元細胞中,在進化上具有保守性。TAU只存在于軸突;MAP2分布于神經(jīng)元胞體和樹突中。功能(功能(1)使微管相互交聯(lián)成束,使微管同其他細胞結構交聯(lián),如質膜、微絲和中間絲等;(2)與微管成核點的作用,促進微管的聚合;(3)與微管壁的結合,提高微管的穩(wěn)定性。66為什么說微管具有動態(tài)不穩(wěn)定性為什么說微管具有動態(tài)不穩(wěn)定性增長的微管末端有微管蛋白GTP帽,在微管組裝期間或組裝后GTP被水解成GDP,從而使GDP微管蛋白成為微管的主要部分。微管蛋白GTP帽及短小的微管原纖維從微管末端脫落則使微管解聚。77微管的裝配分為哪三個時期微管的裝配分為哪三個時期(1)成核期)成核期ΑΒ異二聚體,首尾相接和側面相連,當片狀帶加寬到13根原纖維,合攏成一段微管;是微管聚合的開始,速度較慢限速過程。(2)聚合期)聚合期高濃度游離的微管蛋白聚合速度大于解聚速度,新的二聚體不斷加到微管正端,微管延長,直至游離微管蛋白濃度降低。(3)穩(wěn)定期)穩(wěn)定期胞質中游離微管蛋白達到臨界濃度,微管的聚合與解聚速度相等。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3
大小: 0.0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選考科目考試科目考試生物試題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其中加試題部分為30分,用【加試題】標出??忌⒁?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分別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2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規(guī)范作答,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3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使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寫在答題紙上相應區(qū)域內,作圖時可先使用2B鉛筆,確定后必須使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描黑,答案寫在本試題卷上無效。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穩(wěn)定的是A沙漠B苔原C草原D熱帶雨林2胚胎干細胞可以形成神經(jīng)細胞、骨骼肌細胞等多種類型的細胞,該過程屬于A細胞分化B細胞癌變C細胞衰老D細胞凋亡3動物和植物都由真核細胞組成,它們的細胞結構十分相似,這說明生物具有A適應性B統(tǒng)一性C遺傳性D特異性4下列不屬于水體污染防治措施的是AFE2BCA2CCLDI5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A白化病屬于多基因遺傳病B遺傳病在青春期的發(fā)病率最高C高齡生育會提高遺傳病的發(fā)病風險D缺鐵引起的貧血是可以遺傳的6將云母片插入苗尖端及其下部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給予單側光照射。下列不發(fā)生彎曲生長的是3A膽固醇參與動物細胞膜的構成B植物蠟可以減少植物細胞水分的散失C油脂中氧原子的含量高于葡萄糖D“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油脂”可用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13下列關于能量流動敘的敘述,正確的是A動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其糞便中的能量B生產(chǎn)者能將約10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C相同條件下恒溫動物的體重增長低于變溫動物D消費者營養(yǎng)級具有的能量與該級消費者的平均體重成正相關。14下列關于觀察小鼠骨髓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A前期,分開的中心體之間有紡錘絲相連B中期,生長延長的染色質排列在赤道面上C后期,可觀察到核被膜逐漸解體形成小泡D末期,可觀察到由許多囊泡聚集形成的細胞板15下列關于脂質的敘述,錯誤的是A脂雙層兩層中的磷脂分子含量不同B細胞之間的識別主要取決于磷脂分子C膜中蛋白質和磷脂分子是不斷運動的D藍細菌進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場所位于質膜16下列關于人體細胞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敘述,正確的是A消化道中的營養(yǎng)素經(jīng)內環(huán)境進入細胞B尿素在排泄系統(tǒng)中被重新吸收進入血液C肝細胞通過細胞膜直接與血液進行物質交換D經(jīng)呼吸系統(tǒng)進入血液的氧氣與血漿蛋白結合并運輸17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是A噬菌體內可以合成MRNA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3
大?。?0.8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醫(yī)學細胞生物學習題集3參考答案參考答案一、單選題一、單選題1E2C3A4D5B二、多選題二、多選題1BCDE2ABE三、是非題三、是非題1√234√5√四、填空題四、填空題1結構功能2SHLEIDENSCHWANN3探索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疾病的診斷疾病的治療4人體細胞第二章第二章細胞的起源與進化細胞的起源與進化一、單選題一、單選題1下列有關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敘述,哪項有誤()A原核細胞有細胞壁,真核細胞沒有B原核細胞無完整細胞核,真核細胞有C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均有核糖體D原核細胞無細胞骨架,真核細胞有E原核細胞無內膜系統(tǒng),真核細胞有2下列有關原核細胞的描述那項有誤()A原核細胞無內膜系統(tǒng)B原核細胞無細胞骨架C原核細胞無核糖體D原核細胞無細胞核E原核細胞有單條染色體3以下細胞中最小的是()A酵母B肝細胞C眼蟲D衣原體E大腸桿菌4真核細胞核糖體的沉降系數(shù)及其大小亞基的沉降系數(shù)分別是()A80S,60S,40SB70S,50S,30SC80S,50S,30SD70S,40S,30SE80S,60S,30S二、多選題1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區(qū)別()A動物細胞無細胞壁B動物細胞無液泡C動物細胞無葉綠體D動物細胞有中心粒E動物細胞比植物細胞大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75
大?。?0.6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專業(yè)代碼071000)2016年修訂一、培養(yǎng)目標一、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政治思想進步,專業(yè)基礎扎實,能夠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面向21世紀生物學專業(yè)從事教學與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yǎng)要求培養(yǎng)要求1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遵紀守法,具有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團結協(xié)作、求實創(chuàng)新和為科學勇于獻身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努力為科學事業(yè)、振興經(jīng)濟發(fā)展服務;2培養(yǎng)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作風,具有創(chuàng)新求實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備獨立從事本學科的科學研究能力。3努力學習生命科學的基礎理論和知識,了解生物學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熟練掌握現(xiàn)代生物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熟練運用實驗設備進行實驗研究,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獨立從事科研工作和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的能力,所完成的學位論文應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成果。能掌握一門外國語,熟練地進行專業(yè)閱讀和初步寫作。4身體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可勝任本專業(yè)或相鄰專業(yè)的教學、科研工作以及相關管理工作。二、研究方向二、研究方向11植物學(植物學(071001071001)①作物生理生態(tài)以河南省主要糧食作物為研究對象,開展糧食作物高產(chǎn)優(yōu)質的應用基礎理論及栽培技術體系研究,中原經(jīng)濟區(qū)循環(huán)農(nóng)業(yè)創(chuàng)新關鍵技術研究、作物節(jié)水節(jié)肥與均衡增產(chǎn)、持續(xù)高產(chǎn)關鍵技術研究及農(nóng)田污染減控關鍵技術研究等,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開展作物生長生理研究。②藥用植物生物技術以四大懷藥等豫產(chǎn)道地中藥材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種質資源收集和離體保存、基因分析及有效成分提取分離、脫毒快繁及產(chǎn)業(yè)化、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與新品種培育等方面的研究,構建中藥農(nóng)業(yè)技術體系。③優(yōu)勢觀賞花卉和重要農(nóng)作物生長發(fā)育及化學調控以植物生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為理論基礎,對我省優(yōu)勢觀賞花卉和重要農(nóng)作物進行花期調控、植物生長物質的篩3利用的有機物(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同時藻類所特有的色素(藻紅素、藻藍素、偽枝藻素)及一些重要的次級代謝物(蝦青素、類菌胞素氨基酸)成為大自然饋贈人類重要的生物源物質,通過微藻藻種的篩選、微藻種子庫的建立及高密度大規(guī)模培養(yǎng)等研究工作,結合分離純化工藝進行相關生物制品的研制與開發(fā)。④水生態(tài)毒理學該方向重點研究藍藻水華發(fā)生的生態(tài)學原因和機理、藍藻水華的控制方法與技術、藍藻毒素及其生態(tài)毒理學。主要從事城市居民飲用水源保護、飲用水安全與藍藻水華、藍藻毒素的生態(tài)毒理學與人類健康安全的關系、藍藻水華和藍藻毒素的生態(tài)安全以及藍藻毒素的降解與消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55微生物學(微生物學(071005071005)主要開展環(huán)境微生物學、應用微生物學、微生物遺傳學三個方向的研究,包括微生物污水處理技術研發(fā)和應用、環(huán)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和轉化、抗生素污染與基因水平轉移、土壤連作障礙、微生物酶資源和菌種資源的開發(fā)和應用、微生物原料藥發(fā)酵控制技術研發(fā)、基因工程制藥、微生物動物飼料研發(fā)等方面的內容。66遺傳學(遺傳學(071007071007)①植物分子及細胞遺傳學主要開展經(jīng)濟植物尤其是雌雄異株植物的遺傳背景分析性別決定和性染色體的研究重要經(jīng)濟作物的轉基因技術和育種研究。為這些植物的栽培、遺傳育種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參考數(shù)據(jù),提供新的有價值的種質資源。②動物分子遺傳及生物技術主要利用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和DNA重組技術等手段開展動物發(fā)育和分化過程中(尤其是性別決定和分化)重要基因的分離和克隆、染色體定位和時空表達的研究;同時開展遺傳型性別決定、環(huán)境性別決定、單性群體的培育、單性生殖和雌核發(fā)育的分子機制等相關問題的研究。77發(fā)育生物學(發(fā)育生物學(071008071008)①動物細胞分化機制主要研究肝臟再生中組織特異性蛋白的組成和表達差異、細胞信號轉導途徑的變化以及再生肝細胞的增殖和調控,揭示肝臟再生的分子機制。②生殖免疫學以母胎免疫耐受機制為研究主線,解析巨噬細胞及其功能分子在母胎免疫調節(jié)中的生物學調節(jié)作用和調控機制;基于母胎免疫調節(jié)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將其應用于病理妊娠發(fā)病機制的研究,以及研究新的診療方案及措施;根據(jù)母胎免疫調節(jié)機制的成果提示,研究抑制免疫、腫瘤免疫調控機制,并尋找突破點用于解決有關基礎理論和臨床應用問題。③中藥免疫抑制劑研制與應用利用開發(fā)研制的數(shù)種中藥及其有效成分研究其免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37
大?。?0.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1細胞生物學知識點細胞生物學知識點緒論緒論一、一、細胞生物學研究的內容和現(xiàn)狀細胞生物學研究的內容和現(xiàn)狀1、細胞生物學是現(xiàn)代生命科學的重要基礎學科什么是細胞生物學什么是細胞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是研究細胞基本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它是在不同層次(顯微、亞顯微與分子(顯微、亞顯微與分子水平)水平)上以研究細胞結構與功能、細胞增殖、分化、衰老與凋亡、細胞信號傳遞、真核細胞基因表達與調控、細胞起源與進化等為主要內容。核心問題是將遺傳與發(fā)育在細胞水平上結合起來。二、二、細胞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細胞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1、細胞核、染色體以及基因表達的研究2、生物膜與細胞器的研究生物膜與細胞器的研究3、細胞骨架體系的研究細胞骨架體系的研究4、細胞增殖及其調控細胞增殖及其調控5、細胞分化及其調控細胞分化及其調控6、細胞的衰老與凋亡凋亡7、細胞的起源與進化8、細胞工程三、三、細胞生物學的發(fā)展趨勢細胞生物學的發(fā)展趨勢從分子水平→細胞水平,相互滲透交融從細胞結構功能研究為主→細胞重大生命活動為主分析→綜合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是細胞生物學研究的基礎與歸宿應用由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四、四、當前細胞生物學研究的重點領域當前細胞生物學研究的重點領域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關系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及凋亡的調控及其相互關系細胞信號轉導五、五、最近幾年諾貝爾獎與細胞生物學(最近幾年諾貝爾獎與細胞生物學(20002010)2000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信號傳遞2001控制細胞周期的關鍵物質2002細胞凋亡調節(jié)機制2003細胞膜水通道及離子通道結構和機理2004泛素調節(jié)的蛋白質降解系統(tǒng)2005幽門螺旋桿菌2006RNAI2007基因敲除小鼠2008綠色熒光蛋白2009端粒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理2010試管受精技術2001年,美國人LELHARTWELL、英國人PAULNURSE、TIMOTHYHUNT因對細胞周期調控機理的研究而獲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2002年,英國人悉尼布雷諾爾、美國人羅伯特霍維茨和英國人約翰蘇爾斯頓,因在器官發(fā)育的遺傳調控和細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研究獲諾貝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33SCHWANN提出有機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構成有機體的基本單位。但他也采用了的SCHLEIDEN細胞形成理論。1855德國人RVIRCHOW提出“一切細胞來源于細胞一切細胞來源于細胞”(OMNISCELLULAECELLULA)的著名論斷;進一步完善了細胞學說。細胞學說是細胞學說是19世紀的重大發(fā)現(xiàn)之一,其基本內容有三條世紀的重大發(fā)現(xiàn)之一,其基本內容有三條1認為細胞是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所構成;2每個細胞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它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細胞可以通過老的細胞繁殖產(chǎn)生。三、三、細胞學發(fā)展的經(jīng)典時期細胞學發(fā)展的經(jīng)典時期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細胞學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顯微鏡下細胞形態(tài)的描述。研究的主要特點是應用生物固定和染色技術,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形態(tài)和細胞的分裂活動。原生質理論的提出、細胞分裂活動的研究以及重要細胞器的發(fā)現(xiàn)等,構成了細胞學發(fā)展的經(jīng)典時期。四、四、實驗細胞學與細胞學的分支及其發(fā)展實驗細胞學與細胞學的分支及其發(fā)展從20世紀初到中葉,為實驗細胞學的發(fā)展時期。這一時期細胞學研究的特點是由對細胞形態(tài)結構的觀察,深入到對其生理功能、生物化學、遺傳發(fā)育機理的研究。1932年德國人ERUSKA和MKNOLL發(fā)明透射電鏡,人類視野進入超微領域。1939年SIEMENS公司生產(chǎn)商品電鏡。194050S用電鏡觀察了各類細胞超微結構。并結合超速離心、電泳、無細胞體系等分析技術研究這些結構的功能。CYTOLOGY發(fā)展為CELLBIOLOGY。五、五、細胞生物學學科的形成和發(fā)展細胞生物學學科的形成和發(fā)展從20世紀60年代起,細胞學發(fā)展成為細胞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是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而興起的。1869年瑞士人FMIESCHER從膿細胞中分離出核酸,但未引起重視。1941年BEATLE和TATUM提出了“一個基因一個酶”的理論。1944年OAVERY等通過細菌轉化試驗,1952年MCHASE等通過噬菌體標記感染實驗肯定了核酸與遺傳的關系。1952年REFRANKLIN拍攝到清晰的DNA晶體的X衍射照片。1953年她認為DNA是一種對稱結構,可能是螺旋。1953年,JDWATSON和FHCCRICK提出DNA雙螺旋模型。與WILKINS分享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yī)學獎。1958年CRICK提出分子遺傳的“中心法則”。19611964年NIRENBERG等破譯遺傳密碼。1972年DAJACKSON,RHSYMONS和PBERG創(chuàng)建DNA體外重組。1973年SNCOHEN和HWBOYER將外源基因拼接在質粒中,并在大腸桿菌中表達。一系列技術和理論的提出,使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結合越來越緊密。20世紀80年代以來,細胞生物學的主要發(fā)展方向是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即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細胞的基本生命規(guī)律,把細胞看成是物質、能量、信息過程的結合,并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探索其生命活動的規(guī)律,深刻性與綜合性是細胞生物學進一步發(fā)展的特點。1983年,KBMULLIS發(fā)明PCR儀,于1993年獲諾貝爾化學獎。1990年,美國國會正式批準的“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GENOMEPROJECT)。我國于1993年加入該計劃,承擔其中1的任務,即人類3號染色體短臂上約30MB的測序任務。2000年6月27日科學家公布完成人類基因組草圖。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38
大?。?1.8(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