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影像醫(yī)學與臨床放射科謝明國,目的溝通(醫(yī)技臨床患者)影像醫(yī)學的現(xiàn)狀與未來影像醫(yī)學的高級成像功能重視影像醫(yī)學,加強多學科的密切合作,實現(xiàn)影像診斷指導臨床治療病例介紹,主要內容,影像醫(yī)學的發(fā)展史三次革命,倫琴1895年發(fā)現(xiàn)X線放射診斷學1969年HOUNSFILED成功設計CTCT診斷學上世紀70年代,LAUTERBUR和MANSFILED開發(fā)磁共振MRI診斷學,影像醫(yī)學的構成,影像技術學放射、磁共振、核醫(yī)學、超聲等影像診斷學解剖、病理、生理、臨床、影像介入影像學診斷是基礎,治療為目的,醫(yī)學影像技術,重疊放射術平片檢查(CR、DR)、透視等放射造影術消化道、血管(DSA)、尿路造影等斷層影像技術CT、MRI、USG介入技術分血管與非血管介入技術,X線平片與造影檢查,CT與圖像后處理技術,MR檢查,WHAT,介入技術,影像醫(yī)學的現(xiàn)狀與未來,醫(yī)學影像學發(fā)展十分迅速,幾乎超出我們的想象學科細分、交叉、整合學科群(共享、互補、協(xié)作)數(shù)字化、智能化、信息化、遠程化影像影像成像向著更高的時間、空間、組織分辨力方向發(fā)展影像診斷由大體形態(tài)學為主的階段向生理、功能、代謝、能譜、分子/基因成像過渡;同時關注患者輻射劑量,CT低劑量成像越來越受到重視未來的影像醫(yī)學將越來越多的反映疾病的發(fā)病機理、基因水平的改變和分子通道等微觀信息,,空、回腸粘膜皺襞的CT清晰顯示,腸系膜血管的CT清晰顯示,使用55KEV圖像觀察,肝內靜脈各主要分支顯示好,可完整觀察病變對肝靜脈的影響,同時腎靜脈顯示清晰,本例中未見腎靜脈受侵。,M/53。腹脹、納差1年,下肢水腫3月,黃疸1周。,能譜CT檢查,下腔靜脈第二肝門部明顯縮窄,其近心端有大量不均勻分布的充盈缺損,能譜曲線符合血栓特性。,CT與MRI的高級成像技術在臨床與科研中的運用,CT冠狀動脈成像CT能譜成像物質成分分析、單能量成像CT與MRI灌注成像缺血性疾病、腫瘤灌注等MRI波普成像(MRS)代謝成像MRI白質纖維束成像(DTI)MRI彈力成像(MRE)組織硬度測量MRI腦功能成像(BOLD,F(xiàn)MRI)定量成像技術脂肪、鐵等,CASE1M/71右冠狀動脈硬斑塊與軟斑塊,CASE2M/50左冠脈心肌橋,,,CASE3M/47左冠脈前降支內支架植入術后,白光(混合光)(混合能量),紫外線(單色光)(單能量),常規(guī)CT(混合能量),HDCT,70KEV(單能量),能譜CT原理示意圖,正常腦CT灌注,CBF,TTP,TS,CBV,PET腦血流灌注,3DASL腦血流灌注,PET與MR灌注成像比較,DWIMRA3DASL,M/58,失語,突發(fā)左側肢體活動障礙3小時,溶栓治療前后(血流量值)ASL對比,3DASL2分56秒,3DASL2分56秒,健側RCBF4329,患側RCBF1937,健側RCBF3935,患側RCBF962,WRISTACTIVATION,3TFMRI,熱點針灸腦功能成像、精神疾病腦功能成像等,腦白質纖維束成像(DTI),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經(jīng)驗醫(yī)學循證醫(yī)學精確醫(yī)學下的個體化醫(yī)療多學科參與,影像醫(yī)學在臨床的作用,影像醫(yī)學的發(fā)展總是不斷服務于臨床與患者。影像醫(yī)學在未來的精確醫(yī)學時代將發(fā)揮巨大的作用疾病的預防、早期篩查和檢測、治療決策、療效評估、疾病預后等。影像診斷指導臨床治療。,CASE1M/49摔傷后腹痛、便血,血壓下降5小時,CASE2尿路結石成分能譜分析與治療措施選擇,,,CASE3M/48腰痛3月,CASE4M/56氣緊、咳嗽、咳痰伴痰中血絲5月,CASE5M/19頭痛伴嘔吐,下肢無力2月,CASE6能譜分析發(fā)現(xiàn)常規(guī)CTA漏診的肺動脈栓塞,F/77,突發(fā)胸部疼痛入院檢查。常規(guī)肺動脈CTA未發(fā)現(xiàn)明顯栓子。GSI碘基物質成像發(fā)現(xiàn)右肺內有小片楔形碘濃度減低區(qū)(碘低灌注區(qū)),影像診斷中的質量控制報告心理學,結論的客觀性、可靠性(病人、臨床醫(yī)生的反應我們的報告還有沒有缺陷)部分結論一定要慎之又慎如腫瘤的診斷、肺部實變是否一定感染、骨折、報告的程度(特別是平片,避免畫蛇添足)等合理的建議與結合臨床(客觀、可行、不能太多);多多與臨床溝通多討論,體現(xiàn)集體的智慧,現(xiàn)代醫(yī)學要求我們,具有終身自主學習的意識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知識知識更新將會轉變我們很多觀念必須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實踐才能提高自己(學習動手),合作共贏團隊精神,科室內部醫(yī)、技、護之間的合作學科之間的合作與患者及其家屬的合作與院外兄弟醫(yī)院之間的合作,THEPOWEROFPARTNERSHIPIFWEARETOGETHER,NOTHINGISIMPOSSIBLE,感謝您的聆聽期待您的合作,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44
大?。?11.19(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醫(yī)學倫理學考試試題與答案分析1,1,一、選擇題,1下面哪一項不是醫(yī)患關系的特點A醫(yī)患關系是一種平等關系B醫(yī)患關系是一種信任關系C醫(yī)患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D醫(yī)患關系是一種幫扶關系,2,,2以下哪種情況宜采用共同參與型醫(yī)患關系模式A昏迷病人B慢性病人C精神病人D.手術病人,3,,3我國法律對于安樂死的態(tài)度是A支持B反對C尚未立法D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4,,4以下不可以作為器官移植活體供體的器官是A腎臟B肝臟C骨髓D心臟,5,,5醫(yī)療衛(wèi)生法規(guī)的作用形式主要是靠A社會輿論B內心信念C傳統(tǒng)習俗D強制手段,6,,6患兒A,10歲,入院后診斷為“腎母細胞瘤”,家長擔心孩子知道病情后情緒不穩(wěn)定,對病情不利,便請求醫(yī)護人員向患兒隱瞞病情。作為醫(yī)護人員,在處理該問題時的態(tài)度應該是A應該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將病情如實告知患兒B有利原則比尊重原則更重要,因此該向患兒隱瞞病情C患兒暫不具備知情同意的能力,因此為了患兒的利益,應暫時對其隱瞞病情D患兒家長的利益出發(fā)點能完全代表患兒的利益出發(fā)點,應聽從家長的意見,7,,7王女士與張先生結婚后,發(fā)現(xiàn)自己患有不孕癥,為了不讓丈夫嫌棄自己,遂以看病為由,到某市借助人工生殖懷孕,后產(chǎn)下一名男孩。某日張先生無意發(fā)現(xiàn)妻子在該生殖技術中心的結賬單,便打電話過去查證,遂得知真相,張先生無法接受孩子不是自己骨肉的事實,二人面臨離婚的危險。你認為誰應該承擔主要的倫理責任A人工生殖中心B王女士C張先生D三方責任相同,8,二、判斷題,1病人不能隨便復印其病歷、醫(yī)囑單、病理資料等病歷資料。2由于患者病情或體質異常而發(fā)生醫(yī)療意外的情況不屬于醫(yī)療事故。√3在人體試驗中,受試者一旦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便不能隨意退出實驗,9,,4任何醫(yī)學科研的成果都是人類共有的財富,不應對外保密。5兩個病人需要做肝移植,病人A,27歲,待業(yè)青年,因協(xié)助捉拿歹徒被刺傷,肝臟破裂,危在旦夕;病人B,70歲,離休干部,曾被評為“共和國奠基者”,肝癌晚期?,F(xiàn)有一個肝源可供移植,且二人的免疫配型均符合。由于病人B的社會價值更高,應當先給病人B做移植手術。,10,三、簡答題,1什么是倫理(4分)倫理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2分)的道德和規(guī)則(2分)。,11,四、案例分析題(10分),病人孫某,女,9歲。因頸部包塊來院就診,經(jīng)認真檢查確診為甲狀腺癌,并有頸淋巴結轉移。經(jīng)周密考慮,醫(yī)生同孫母談了如下內容①根據(jù)病人所患癌癥的病理類型分析,病人對化療、放療不敏感。放療、化療只能起到短期維持作用,幾乎沒有根治作用。②常規(guī)甲狀腺癌根治術有較高的五年存活率,手術的成功希望較大。但術后不可避免會造成頸部塌陷變形,肩下垂,身體外觀和功能都要受到一定損害。,12,,③改進型甲狀腺根治術的五年存活率無明確定論,有文獻報道效果較好,術后不會出現(xiàn)身體外觀的明顯改變。但本院只有2名醫(yī)生學習過該手術,本院尚未開展此手術,手術成功的把握較小。根據(jù)以上情況,孫母提出采用改進型手術,醫(yī)生接受了孫母的選擇。醫(yī)務人員進行了認真的手術準備,并請上級醫(yī)院的專家來指導,但孫母手術前夕突然拒絕手術。醫(yī)務人員斷然否決了孫母的要求,按原計劃進行手術,結果手術成功。請分析醫(yī)務人員的醫(yī)德行為。,13,答題要點,1、醫(yī)務人員一開始確定手術時,主動征詢孫母意見,尊重患兒家長的選擇,是符合診療醫(yī)德的。孫某9歲,屬發(fā)育期自主選擇力喪失,醫(yī)務人員聽取孫母對手術選擇的意見,符合“自主”醫(yī)德準則;醫(yī)務人員在手術前,向患兒家屬說明各種治療方法的利弊,“為病人的自主選擇提供充分條件”,是對患方“知情同意”權利的尊重。3分2、醫(yī)務人員采用改進型手術,符合人體實驗的醫(yī)德要求。改進型手術因療效不確定,屬臨床實驗性療法,對其加以運用具有人體實驗的性質。本例中醫(yī)務人員采用該術,是為了病人的利益,“實驗目的純潔高尚”;而且醫(yī)務人員術前認真準備,請專家指導,符合“保障安全講求科學”的醫(yī)德要求。3分,14,,3、醫(yī)務人員后來對孫母拒絕手術不加理睬,仍按原手術計劃施術,是違背醫(yī)德要求的。醫(yī)務人員應尊重病人、受試者及其監(jiān)護人接受或拒絕手術或實驗、并隨時撤銷和退出手術及實驗的權利,不應強迫施術。3分可見,醫(yī)務人員尊重病人自主權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必須認真對待。1分,15,五、論述題,1請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試述你對安樂死的倫理問題以及立法問題的看法。,16,答案要點,答案一支持者基本觀點當患者已瀕臨死亡,極端痛苦時,安樂死可以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質量(5分);當疾病已不可逆轉,讓其痛苦地活著,使用各種措施維持生命,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5分);安樂死反映了人類追求無痛苦、尊嚴死亡的愿望,是社會文明的標示(5分)答案二反對者基本觀點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任何人都不能任意處置他人生命(5分);安樂死妨礙了醫(yī)護人員對絕癥、頑癥的主動醫(yī)護和研究,鉆了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5分);安樂死為心術不正之徒提供了法律空隙,危害社會秩序(5分)答案三區(qū)別對待觀點,17,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7
頁數(shù): 17
大?。?0.2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一、從BPH治療到癥狀(LUTS)治療二、從重視手術到重視藥物治療三、從Α受體制劑回到Α受體制劑四、哈樂的治療BPH/BOO的優(yōu)勢,老年男性的LUTS必然與前列腺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增大(BPE),前列腺梗阻(BPO),,對LUTS認識的進步,,腎夜間多尿,膀胱OAB,前列腺BPHLUTS,,,,,依據(jù)一,英國男性LUTS指南2004年,,,INTERNATIONALSCIENTIFICCOMMITTEEEVALUATIONANDTREATMENTOFLUTSINOLDERMEN5THINTERNATIONALCONSULTATIONONNEWDEVELOPMENTSINPROSTATECANCERANDPROSTATEDISEASES2005,男性下尿路功能障礙診斷及治療2006年,第5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疾病新進展國際評議會,,,依據(jù)二,,,,中華醫(y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CUA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診治指南2009版,緩解下尿路癥狀,延緩疾病進展,減少藥物副作用保持高生活質量,短期目標,長期目標,總體目標,,,,,,,,依據(jù)三,,,依據(jù)四,BPC_BPH研究組2009CUA年會,采用多中心不等比例抽樣方法對北京城鄉(xiāng)15個社區(qū)50歲以上的1644位社區(qū)居民的流調結果,,19922003美國治療BPH方式的變化,藥物治療,,,TURP,,,,,外科手術的絕對適應癥反復急性尿潴留反復尿路感染反復性血尿膀胱結石腎功能損害,,,ROEHRBORNCGBJUINT2008101SUPPL31721,MTOPS實驗中,安慰劑組隨訪4年后的累計進展率,N737,,83的患者4年內無進展,總體進展癥狀進展急性尿潴留BPH相關性手術,外科治療,Α受體阻滯劑,5Α還原酶抑制劑,5Α還原酶抑制劑加Α受體阻滯劑,膀胱VS前列腺,,,治療手段推薦等待觀察輕度或中重度但不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藥物治療Α受體阻滯劑有下尿路癥狀的BPH患者5Α還原酶抑制劑前列腺體積增大伴有下尿路癥狀的患者聯(lián)合治療具有臨床進展高危性的患者更加適合外科手術重度或下尿路癥狀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CUAGUIDELINE,,,,,,一、Α受體作用復習,Α受體亞型在尿路的分布,,試驗動物狗尿道測壓Α受體制劑,郭乃勉、鄭少斌1983年,,,試驗動物狗膀胱體、底測壓Α受體制劑,郭乃勉、葉剛1985年,,,,,,,,,,,(63),(85),NASU,K,ETALBRJPHARMACOL,119797,1996,(14),Α1受體亞型MRNA在BPH及非BPH前列腺平滑肌組織中的變化,,總Α1MRNA增加6倍Α1A增加9倍Α1D增加3倍,Α1AMRNAPG/POLYARNA10ΜG,,Α受體阻滯劑,時間,時間,流率,流率,,TRANSEUROPEANRESEARCHINTOTHEUSEOFMANAGEMENTPOLICIESFORLUTSSUGGESTIVEOFBPHINPRIMARYHEALTHCARE,EURUROL2002OCT4243238EURUROL2003NOV44553945EURUROL2005APR4744948EURUROL2006JAN49192102EURUROL2007JAN51120716,數(shù)據(jù)庫回顧性研究實際入組80774人前瞻性研究實際入組12250人,二、Α受體在BPH治療中的地位,,研究結果各國聯(lián)合用藥情況,HANNIEEURUROL2006EPUB,HANNIEEURUROL2006EPUB,研究結果各國用藥種類情況,,,P?00001VS安慰劑P005)Y與安慰劑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1發(fā)生心血管相關不良反應的機率高于安慰劑,,比值比95CI,371248553,332210523,386186802,166117236,142100205,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多沙唑嗪緩釋劑,阿夫唑嗪,坦索羅辛,JCNICKELETAL,INTJCLINPRACT,OCTOBER2008,62,10,1547–1559,哈樂不增加心血管相關不良反應風險,,小結針對癥狀LUTS治療及藥物治療已成為當前的主要治療選擇Α受體拮抗劑是基礎治療藥物哈樂以其高選擇性成為Α受體拮抗劑中的嬌嬌者,謝謝,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45
大?。?16.5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循證醫(y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樊景春FAN_JC126COM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循證醫(yī)學概述如何在臨床實踐中提出問題三循證醫(yī)學常用統(tǒng)計學指標,主要內容,循證醫(yī)學概述主要內容,1998年英國財經(jīng)時報認為循證醫(yī)學是醫(yī)學領域的又一偉大構想;2001年,紐約時報將它稱為八十個震蕩世界的偉大思想之一,是一場發(fā)生在病房里的革命;2002年,華盛頓郵報將循證醫(yī)學稱為醫(yī)學史上又一最杰出成就,正如20世紀抗生素的發(fā)現(xiàn)對循證醫(yī)學貢獻一樣,循證醫(yī)學將會徹底改變21世紀醫(yī)學模式;2007年,BMJ評選出該刊1840年以來最重大的醫(yī)學進步,循證醫(yī)學位列第八。,1、循證醫(yī)學的概念EVIDENCEBASEDMEDICINE,意為“遵循證據(jù)的醫(yī)學“,又稱實證醫(yī)學,港臺地區(qū)也譯為證據(jù)醫(yī)學。其核心思想是醫(yī)療決策即病人的處理,治療指南和醫(yī)療政策的制定等應在現(xiàn)有的最好的臨床研究依據(jù)基礎上作出,同時也重視結合個人的臨床經(jīng)驗。,,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據(jù),同時結合醫(yī)生的個人專業(yè)技能和多年臨床經(jīng)驗,考慮病人的價值和愿望,將三者完美地結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療措施。,臨床環(huán)境和條件,臨床專業(yè)知識,原則證據(jù)必須分級以指導臨床決策僅有證據(jù)不足以作出臨床決策,2、循證醫(yī)學的原則與特點,“證據(jù)”及其質量是實踐循證醫(yī)學的決策依據(jù)科學和真實;系統(tǒng)和量化;動態(tài)和更新共享和實用;分類和分級;肯定、否定和不確定臨床醫(yī)生的專業(yè)技能與經(jīng)驗是實踐循證醫(yī)學的基礎充分考慮病人的期望或選擇是實踐循證醫(yī)學的獨特優(yōu)勢。,循證醫(yī)學的特點,,信息與網(wǎng)絡的迅猛發(fā)展疾病譜的改變,迫切需要尋求新的療效判斷標準和實踐模式醫(yī)療模式轉變,供需矛盾突出,要求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與管理臨床流行病學等方法學的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實用化使循證醫(yī)學產(chǎn)生成為可能,3、循證醫(yī)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產(chǎn)生,,世界上有2萬多種醫(yī)學雜志,每年有200多萬篇文章發(fā)表,年增長率約67%,如365天每天閱讀19篇文章,才能全面了解本領域進展知識是一個伴隨著許多錯誤和極少突破性緩慢發(fā)展的長期過程我們所不知道的給我們帶來的麻煩遠不及我們所知道的醫(yī)學生在校期間所接受的知識中有一半10年內將證明是錯誤的,而糟糕的是,沒有一位教師知道.哪一半是錯誤的,信息與網(wǎng)絡的迅猛發(fā)展,在上一星期,針對自己病人問題閱讀資料情況美國,,疾病譜改變單因素疾病→多因素疾病傳染性疾病→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證據(jù)結論不一致同一疾病同一干預措施多個RCT不同的結論怎樣判效如何選擇太多選擇難以選擇醫(yī)生怎樣循證決策病人如何知情選擇醫(yī)師如何依法規(guī)范行醫(yī),循證保護自己,疾病譜的改變,迫切需要尋求新的療效判斷標準和實踐模式,,醫(yī)療模式轉變以疾病為中心→以病人為中心終點指標代替中間指標以人為本質量至上醫(yī)療資源有限呼吁成本效果最優(yōu)化衛(wèi)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醫(yī)療模式轉變,供需矛盾突出,要求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與管理,,隨機對照試驗的出現(xiàn)1747年,蘇格蘭外科醫(yī)師LIND首次進行了用橘子、檸檬及其他干預治療維生素C缺乏病的對照試驗研究。1898年,丹麥醫(yī)師FIBIGER發(fā)表了其著名的血清治療白喉的半隨機對照試驗,驗證了血清治療白喉的效果。,臨床流行病學等方法學的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實用化使循證醫(yī)學產(chǎn)生成為可能,,世界上第一個臨床隨機對照試驗是1948年在英國醫(yī)學研究會領導下開展的鏈霉素對肺結核治療效果的研究。1955年,TRUELOVE進行的一項RCT研究,證實了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優(yōu)于安慰劑。1969年,RUFFIN對胃冰凍療法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出血進行了雙盲RCT研究,證明其無效。,,META分析引入臨床研究1904年,PEARSON將接種腸熱病疫苗與生存率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進行合并1907年,GOLDBERGER發(fā)現(xiàn)有關傷寒菌尿癥研究所發(fā)表的資料存在很大的變異性,于是他根據(jù)特定的標準選擇、提取供分析的資料,然后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符合META分析的基本要求,,1976年,美國心理學家GLASS首次提出META分析一詞及其統(tǒng)計學分析方法1982年CHALMERS提出了累積META分析的概念,即將每一項新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累加到已知的針對某病某干預措施的隨機臨床試驗的META分析結果中。1991年,F(xiàn)LESIS提出了META分析較嚴謹準確的定義,即是一類用以比較和合成針對同一科學問題研究結果的統(tǒng)計學方法,其結論是否有意義,取決于所納入的研究是否滿足一定的條件。,,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及META分析的結果,讓臨床醫(yī)生大吃一驚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否應常規(guī)應用Ⅰ類抗心律失常藥過去的臨床藥理實驗表明,恩卡尼ENCAINIDE和氟卡尼F1ECAINIDE能降低心肌梗死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1987~1988年,歐美多中心合作進行了的“心律失常抑制試驗”,從2315例研究對象的結果發(fā)現(xiàn),服藥組病死率明顯高于安慰劑對照組分別為45%和12%,從而否定了這一療法,美國隨即禁止恩卡尼的生產(chǎn),并限制了氟卡尼的應用。,,日本4年間批準的139種藥物中,大多數(shù)毒性反應數(shù)據(jù)均通過動物實驗獲得,但69種上市藥品中43的人體毒性未能從動物實驗中反映出來;藥物對人體和實驗動物相同靶器官毒性作用的一致性僅70左右;非嚙齒類動物(如狗)和嚙齒類動物(如小鼠)對藥物的毒性反應,僅有63和43會在人體上出現(xiàn)。,將動物實驗中得到的結論直接用于臨床與療效-安全性的矛盾,鏈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延遲使用2030年,,全世界近3000種治療措施中,肯定有效的不到九分之一。衛(wèi)生保健與臨床診治應建立在當前最佳證據(jù)的基礎上,然而當前的衛(wèi)生服務卻多數(shù)基于個人經(jīng)驗和同行建議。全球權威循證教科書臨床證據(jù)發(fā)現(xiàn),臨床治療中肯定有效的只有11。,,,循證醫(yī)學產(chǎn)生過程中的重要人物,ARCHIBALDLEMANCOCHRANE1909~1988,,所有隨機對照試驗要定期及時地予以整理與歸納,并定期更新,①,②,③,,,DAVIDSACKETT國際著名臨床流行病學家循證醫(yī)學創(chuàng)始人COCHRANE協(xié)作網(wǎng)首任主席(19931995)英國牛津大學JOHNRADCLIFFE醫(yī)院國家衛(wèi)生服務部循證醫(yī)學中心臨床流行病學教授。,,DAVIDSACKETT教授將臨床流行病學的方法和原理用于指導臨床實踐,探索基于臨床問題的研究,以提高臨床療效,這為循證醫(yī)學的產(chǎn)生奠定了重要的方法學和人才基礎。DAVIDSACKETT指出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一定要結合各自的國情和民情。1997年他還結合自己早期科研與實踐的第一手資料,出版了巨著EVIDENCEBA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EBM,成為指導全球學習和實踐循證醫(yī)學的重要理論體系和方法基礎。DAVIDSACKETT還指出目前的最重大挑戰(zhàn)之一是為一線的醫(yī)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幫助他們采納證據(jù)和實施循證醫(yī)學。,,,IAINCHALMERS與COCHRANE協(xié)作網(wǎng),1992年,在英國國家衛(wèi)生服務部資助下,IAINCHALMERS博士在英國發(fā)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以COCHRANE命名的COCHRANE中心。1993年,在牛津召開了第一屆世界COCHRANE年會,正式成立了國際COCHRANE協(xié)作網(wǎng)。,,1994年,BMJ主編MORRISON和SMITH曾預言“盡管現(xiàn)在循證醫(yī)學還鮮為人知,但到千禧年時它將無人不曉”。,循證醫(yī)學文獻增長,,,循證醫(yī)學學科滲透學科內滲透,,宏觀決策領域循證社會1996SMITH(英國皇家統(tǒng)計學會主席)循證政府2000DAVIES(美國研究所博士)信息圖書領域循證編輯1997SMITHBMJ主編/1997RENNIE(JAMA主編循證出版2006TITESCHROTER(BMJ項目主管)循證圖書館事業(yè)1997ANDERSON(美國醫(yī)學圖書館學會會長)1997ELDREDGE(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教授)人文教育領域循證道路安全2001COCHRANE創(chuàng)傷組LANCET循證基督教信仰2005BURGE(英國物理學教授),循證醫(yī)學學科滲透學科外滲透,,循證醫(yī)學,,循證醫(yī)學的產(chǎn)生,循證醫(yī)學的發(fā)展,,,從循證醫(yī)學到循證科學,EBMEBHCEBS,關鍵建立符合EBM原理,適合特定問題的方法學,循證診斷學外科學補充醫(yī)學,循證公共衛(wèi)生公共體系公共產(chǎn)品公共服務,強調決策的科學性和成本-效果重視信息加工和第三方權威評價,1997,2004,1992,,,如何在臨床實踐中提出問題,“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是實驗技巧問題,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愛因斯坦1938年,一、提出臨床問題的重要性,“提出一個好的問題,用可靠的方法去回答這個問題”是提高臨床研究質量的關鍵。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提供者研究者和應用者臨床第一線的醫(yī)生,提出問題的基本原則是一致的。研究的設計時,提出的問題是否恰當,關系到其研究課題是否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及決定著整個研究設計方案的制定。,臨床醫(yī)生提出一個構建很好的問題可從七個方面對自己有所幫助將有限的時間集中使用在與病人的需要直接有關的證據(jù)上病人角度。將有限的時間集中使用在直接與自己臨床實踐有關的證據(jù)上醫(yī)生角度。幫助制定好的證據(jù)收集策略。形成一種有用的、回答問題時可采用的模式。轉診病人時,可使我們與同事間的交流更加清晰。教學時,可使學員更容易理解我們所教的內容,并形成終生學習的模式?;卮疬@些問題時,我們的好奇心得以強化,我們的認知共振保存下來了,有利于使我們成為更好的、決策更快的臨床醫(yī)生。,提出臨床問題應具備的條件☉救死扶傷的責任感和同情心☉豐富的基礎醫(yī)學知識和臨床醫(yī)學知識☉一定的人文科學及社會、心理學知識☉扎實的臨床基本技能☉臨床綜合分析的思維和判斷能力,診斷問題我們希望確立一個特定的檢查對患者診斷價值,什么方法對疾病的早期篩查最好一個檢查結果回來,對我們確診某一疾病的診斷概率是多少治療問題我們希望明確某一處理措施對患者的利與弊如何,為此而提出某一治療措施是否有效預后問題需要估計某一疾病的患者可能的病程和預測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或結局,便于家屬知道疾病的真相。病因問題醫(yī)師和患者渴望明確特定的醫(yī)源性檢查或治療與可能的不良反應之間是否存在因果聯(lián)系及因果聯(lián)系強度,是否需要停止該項治療。,背景問題BACKGROUNDQUESTIONS關于疾病一般知識的問題,涉及醫(yī)學基礎知識,實際上是廣義性的臨床問題,醫(yī)學生常常考慮和提出的就是此類問題。如“急性心絞痛的最佳治療是什么”、“哪些患者適合于MRI檢查”、“64排CT對診斷冠心病的價值何在”等。前景問題FOREGROUNDQUESTIONS關于處理、治療病人的專門知識的問題,常常需要在充分理解背景知識基礎上才能被提出,涉及到與治療有關的病人的生物、心理及社會因素等方方面面。如“對合并糖尿病腎病的高血壓患者應該將其血壓控制到多少為佳”、“結核性胸膜炎給予潑尼松口服治療是否可以減輕結核中毒癥狀和防止胸膜粘連”、“孕婦應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否會導致流產(chǎn)”等。,四、提出臨床問題應注意的問題,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關鍵問題確定問題的范圍關注患者所關心的問題為臨床科研提出問題,五、提出問題過程中的困難,在臨床上我們可能遇到了問題但不知道從何開始。當我們有了問題但難以清楚地表達時,最好將所想到的問題的各個部分寫下來。當我們面對的問題多而時間少的時候,我們需要確定從何開始。,可根據(jù)下列因素確定應該優(yōu)先回答的問題●哪個問題對病人的生命健康最重要●哪個問題與我們臨床工作的需要關系最大●在允許的時間內,哪個問題最具有能得到答案的可行性●哪個問題最令人感興趣●哪個問題最可能在臨床實踐中再次出現(xiàn),六、從病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從病人的角度來考慮,可幫助我們收集或提供真正有利于病人的證據(jù)。如你認為你存在什么問題你曾想過你需要什么樣的治療方法嗎你曾想過選擇另外的方法來代替嗎你希望得到什么樣的治療效果將病人的回答整合到我們提出的問題的4個成份中去,將確保我們去找尋以病人為中心的答案,提高我們治病及醫(yī)療服務的質量。,七、確定問題的范圍,確定研究的范圍應考慮所具有的資源和條件、臨床意義和研究質量等問題。提出問題的范圍太寬可能對病人的處理沒有幫助納入的病人或研究的異質性增大而使研究結果難以解釋;可提供較多的信息,實用性和推廣性較好,但需要消耗更多的資源?!盎熆梢蕴岣甙┌Y病人的生存率嗎”哪一種化療和哪一種癌癥均不清楚,提出問題的范圍太窄范圍太窄的問題因所獲資料較少而容易出現(xiàn)機遇的作用,增加出現(xiàn)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的機會,使結果不可靠。范圍太窄的問題還存在著結果的推廣價值受限制的問題。,當臨床醫(yī)師在醫(yī)療實踐中提出一個具有臨床意義的問題,但不知道怎樣去檢索相關證據(jù),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首先應學會對能回答該臨床問題的信息需求進行分析和整理,將初始的臨床問題轉變?yōu)榭梢曰卮鸬呐R床問題,通常這類臨床問題可以分解為PICO4個部分,這樣可以快捷地獲得最好的證據(jù)。,八、臨床問題的構建,1患者或人群(PATIENTORPOPULATION,P)用最精練的語言概括與自己患者相似的一組患者的臨床特點。當然患者本身可能包括了許多特點,如病程、疾病的嚴重性和合并情況等。但是并不是每個特點都需要包含在檢索的結構式中。只有那些與你需要了解的臨床問題密切相關的臨床特點才能包括在其中。2干預措施或暴露因素(INTERVENTIONOREXPOSURES,I)我們關心的處理措施(如藥物、外科手術操作、診斷試驗等)或可能有害的暴露因素(如藥物、職業(yè)環(huán)境和食物等)。3比較或對照(COMPARISON,C)與處理措施或暴露因素相比較者即為對照。臨床問題涉及治療或傷害時,常需要對照。如果診斷性問題,通常是關于某種疾病診斷的“金標準”。4結果OUTCOME,O)指臨床醫(yī)師所感興趣的暴露或處理措施所導致的患者相關結局,如死亡率變化、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功能的改善情況等。,八、臨床問題的構建,案例一糖尿病血壓控制,老年男性,60歲,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多年,用“格列齊特”后血糖控制理想,無任何并發(fā)癥。血壓控制服用“依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三個月后。血壓水平在145/85MMHG左右,原始問題患者問我的血壓應該控制在什么水平最好剖析問題根據(jù)臨床知識,我們知道嚴格控制血壓的好處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間,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間,以及伴有和不伴有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患者之間是有差異。我們感興趣的措施可能是任何一種降壓治療把血壓控制在不同水平(如收縮壓為<125MMHG或<140MMHG),會造成不同的結局。感興趣的結局包括腦卒中、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總死亡率。,案例二懷疑腦血管意外,老年女性,75歲,因“摔倒致左眼眶包塊伴疼痛1小時”來急診室就診。1小時不慎從床上摔倒,左側頭部著地,伴局部疼痛。無意識喪失,無頭痛及嘔吐。查體神清,左眼眶顳側見一3CM5CM大血塊,球結膜無水腫及出血,神經(jīng)系統(tǒng)查體未見異常。既往有13年高血壓史,血壓控制尚好。14包/年30年吸煙史,血脂正常,急癥頭顱CT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僅輕度腦萎縮。,原始問題作為一名急診科醫(yī)生,是讓患者回家還是留院觀察剖析問題該患者與其他被疑為顱內出血患者不同她年齡較大,有腦血管以外危險因素(高齡、高血壓和吸煙史),顱內出血的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無頭痛,無神經(jīng)系統(tǒng)定位體征,頭顱CT未見特殊異常)。如果我們考慮患者回家后可能發(fā)生的后果(如離院回家隨訪是否安全會發(fā)生那些不良事件其不良事件是否在可接受的低發(fā)生率水平),則暴露因素為時間,該問題為“預后問題”。,案例二懷疑腦血管意外,剖析問題如果我們考慮留院監(jiān)護能預防什么樣的不良事件嗎患者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后能否立即治療能否實施腦血管外科血腫清除術以挽救生命時,那么留院監(jiān)護就成為干預措施,這就是“治療問題”。,P老年人頭部外傷,可疑顱內出血I留院監(jiān)護C離院回家O顱內出血(顱內高壓)、癱瘓、意識喪失或死亡(72小時),,干預問題,P老年人頭部外傷,可疑顱內出血I時間C無O顱內出血(顱內高壓)、癱瘓、意識喪失或死亡(72小時),,預后問題,研究成功的關鍵(IDEA),創(chuàng)新的理念(IDEA)合理的設計(DESIGN)訓練好研究者和受試者(EDUCATION)堅持到底的勇氣(ASPIRATION),循證醫(yī)學常用的描述指標,定性資料的描述指標,54,常用四格表描述,55,56,1試驗組中某病發(fā)生率(EXPERIMENTALEVENTRATE,EER),試驗組中某病的發(fā)生率,即對某病采用某些防治措施后,該疾病的發(fā)生率。,2對照組中某病發(fā)生率(CONTROLEVENTRATE,CER),對照組中對某病采用某些防治措施后,該疾病的發(fā)生率。,試驗組發(fā)病率為A/AB對照組發(fā)病率為C/CD,57,3率差及可信區(qū)間,,在疾病的病因、治療及預后試驗中,常用發(fā)生率來表示某事件的發(fā)生強度,兩個發(fā)生率的差即為率差,也稱危險差(RATEDIFFERENCE,RISKDIFFERENCE,RD),其大小可反映試驗效應的大小,其可信區(qū)間可用于推斷兩個率有無差別。,,,兩率差的可信區(qū)間,兩率差的標準誤,,58,阿斯匹林組病死率為15/125=12對照組病死率為30/120=25,兩率差為0時,兩組的某事件發(fā)生率沒有差別,而兩個率差的可信區(qū)間不包含0(上下限均大于0或上下限均小于0),則兩個率有差別;反之,兩個率差的可信區(qū)間包含0,則無統(tǒng)計學意義。,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死的效果,59,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死的效果EER12,CER25SEP1P20049P1P2±UASE023,003∵該例兩率差的可信區(qū)間為(023,003),上下限均小于0(不包含0),兩率有差別。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死的病死率EER12,對照組的病死率CER25,∴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60,4相對危險度及可信區(qū)間,相對危險度RR(RELATIVERISK,RR)是隊列研究中常用的指標,也叫危險比(RISKRATIO)或率比(RATERATIO),是反映暴露與發(fā)?。ɑ蛩劳觯╆P聯(lián)強度的最常用指標。它是暴露組的發(fā)病率IE與非暴露組IU(或低暴露)的發(fā)病率之比,說明前者是后者的多少倍。,RR計算的四格表,暴露組的發(fā)病率為P1A/(AB),對照組的發(fā)病率為P2C/CD),相對危險度按如下算式計算,,61,RR表明暴露組發(fā)病或死亡的危險是非暴露組的多少倍。RR值越大,表明的效應越大,暴露與結局關聯(lián)的強度越大。下表列出了一個常用的標準。,相對危險度與關聯(lián)的強度,62,若P1和P0是死亡率、病死率、患病率等指標時?RR≠1表示暴露因素或試驗因素對疾病有影響,ДRR>1時,表示暴露因素或試驗因素是疾病的危險因素,RR越大,暴露因素或試驗因素對疾病的不利影響就越大。ДRR<1時,表示暴露因素或試驗因素是疾病的有益因素,且RR越小,暴露因素或試驗因素對疾病的有益作用就越大。?RR=1時,表示暴露因素(或試驗因素)與疾病無關。,63,若P1和P0是有效率、治愈率等指標時?RR1≠時,表示試驗因素對疾病有影響。ДRR>1時,表示試驗因素是疾病的有益因素,且RR越大,試驗因素對疾病的有益影響就越大。ДRR<1時,表示試驗因素是疾病的危險因素,且RR越小,試驗因素對疾病的危險作用就越大。?RR=1時,表示試驗因素與疾病無關。,64,,,RR的可信區(qū)間,通常用95的可信區(qū)間。計算可信區(qū)間的方法常用的WOOF法和MIETTINEN法。主張使用WOOF法,此法是建立在RR方差基礎上的簡單易行的方法,INRR是RR的自然對數(shù),VARINRR則是RR自然對數(shù)的方差。先計算INRR的95可信區(qū)間,然后計算其反對數(shù),即是RR的95可信區(qū)間。,,,前述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死的效果該例RR的95可信區(qū)間為0272,0846,該區(qū)間小于1,可認為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65,比值比,也譯成比值比、優(yōu)勢比、交叉乘積比,這個常用在病例對照研究中。所謂比值(ODDS)是指某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與不發(fā)生的可能性之比。,5比值比(ODDSRATIO,OR)及可信區(qū)間,病例對照研究資料整理表,在病例對照研究中病例組的暴露比值為,,對照組的暴露比值為,,,66,Ю相對危險度的本質為率比或危險比,即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發(fā)病率之比,或發(fā)病的概率之比。但是病例對照研究不能計算發(fā)病率,所以病例對照研究中只能計算OR。ЮOR的意義與RR相似,指暴露組的疾病危險性為非暴露組的多少倍。OR1說明疾病的危險度因暴露而增加,暴露與疾病之間為“正”關聯(lián);OR1時,利大于弊。反之,當LHH1時,弊大于利。如某防治措施的NNT為10,NNH為5,則LHH為5/1005即此防治措施給受試者帶來的危害是其受益的2倍。,,79,き描述數(shù)值變量資料的基本特征有兩類指標1集中趨勢的指標,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水平;2離散程度的指標,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變異大??;き兩類指標聯(lián)合應用才能全面描述一組數(shù)值變量資料的基本特征,數(shù)值資料的指標,80,,81,1WMD,∮加權均數(shù)差(WEIGHTEDMEANDIFFERENCE,WMD)∮該指標以試驗原有的測量單位,真實地反映了試驗效應,消除了絕對值大小對結果的影響,在實際應用時,該指標容易被理解和解釋。,,82,,2SMD,す標準化均數(shù)差(STANDARDISEDMEANDIFFERENCE,SMD)すSMD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兩均數(shù)差值再除以合并標準差的商,它不僅消除了某研究值的絕對大小的影響,還消除了測量單位對結果的影響。該指標尤其適合于單位不同或均數(shù)相差較大的數(shù)值資料分析。す它是一個沒單位的值,對其分析結果解釋要謹慎。,,,,,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83
大?。?3.0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不屬于原核細胞型微生物是,A.細菌B.病毒C.支原體D.立克次體E.衣原體,B,1、細菌細胞壁的主要組分是【】A、肽聚糖B、磷壁酸C、脂多糖D、特異性多糖E、中介體,A,G菌細胞壁的組成成分包括,A、脂質雙層B、脂蛋白C、脂多糖D、肽聚糖,ABCD,與內毒素有關的細菌結構是,A.外膜B.核膜C.線粒體膜D.莢膜E.細胞膜,A,細菌細胞膜的功能不包括,A.物質交換作用B.呼吸作用C.維持細菌的外形D.合成和分泌作用E.物質轉運,C,與芽胞有關的特性是,A抗吞噬作用B產(chǎn)生毒素C耐熱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襲力,,答案C,細菌的鞭毛,A.是細菌的運動器官B.與致病性有關C.具有特殊的抗原性D.具有黏附功能,,ABC,細菌的莢膜,A抗干燥B抗吞噬C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細菌分型D抗有害物質損傷,ABCD,無機鹽對細菌生長代謝的作用不包括,A構成菌體成分B調節(jié)菌體內外滲透壓C細菌代謝能量的主要來源D促進酶的活性E某些元素與細菌的生長、繁殖及致病作用密切相關,C,IMVIC試驗常用于鑒別,A腸道桿苗B葡萄球菌C肺炎球菌D腦膜炎奈瑟菌E厭氧菌,A,細菌群體生長繁殖可分為幾個期,簡述各期特點,遲緩期菌體增大,代謝活躍,為細菌大量繁殖作好物質準備。對數(shù)期細菌繁殖迅速,菌數(shù)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細菌的生物學性狀典型。穩(wěn)定期隨有害代謝產(chǎn)物的增多,細菌繁殖速度減慢,死亡數(shù)增多,細菌的生物學性狀發(fā)生某些改變,芽胞,抗生素等產(chǎn)生。衰亡期死亡菌數(shù)增多,超過活菌數(shù),細菌形態(tài)顯著改變,生理活動趨于停止,細菌素,A具有窄譜抗菌作用B具有廣譜抗菌作用C可殺死腫瘤細胞D屬抗生素范疇中的一種E是脂類,答案A,與致病性有關的細菌代謝產(chǎn)物是,A.外毒素B.內毒素C.侵襲性酶D.熱原質,ABCD,內毒素,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脂多糖,當菌體死亡崩解后游離出來,外毒素,是多數(shù)革蘭陽性菌和少數(shù)革蘭陰性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釋放到菌體外的蛋白質,菌落描述正確的是,A、一個菌落是由許多個細菌繁殖形成的B、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形成C、一個菌落包含成千上萬個細菌D、肉眼可見,CD,消毒,殺死物體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能殺死含芽胞的細菌或非病原微生物。,滅菌,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要求比消毒高。,防腐,防止或抑制體外細菌生長繁殖的方法,細菌一般不死亡。,關于高壓蒸汽滅菌法,不正確的是,A滅菌效果好、目前應用最廣泛B適用于耐高溫和潮濕的物品C可殺死包括細菌芽胞在內的所用微生物D通常壓力為205KG/CM2E通常溫度為1213攝氏度,D,關于紫外線,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其殺菌作用效果與波長有關B、可損壞細菌的DNA構型C、265~266NM殺菌作用最強D、穿透力弱,故對人體無損害,ABC,保存菌種的最好方法是,A、置于0~4℃冰箱中B、置于液氮中C、置于20℃冰箱中D、冷凍真空干燥法E、以上都不是,D,屬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是,A。第一類病原微生物B。第二類病原微生物C。第三類病原微生物D。第四類病原微生物,答案AB,關于噬菌體的正確描述的是,A屬于病毒,故需用電子顯微鏡觀察B必須在活菌內寄生C有嚴格的宿主特異性D侵襲細菌后建立溶菌性周期,ABC,毒性噬菌體,能在宿主細胞內復制增殖,產(chǎn)生許多子代噬菌體,并最終裂解細菌,溫和噬菌體,噬菌體基因與宿主菌染色體整合,不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但噬菌體DNA能隨細菌DNA復制,并隨細菌的分裂而傳代,質粒DNA的特征有,A、賦予細菌產(chǎn)生新的生物學性狀B、自我復制C、可自行丟失與消除D、相容性與不相容性,ABCD,遺傳性變異中細菌基因轉移與重組的方式是,A轉化B轉導C突變D接合,ABD,關于轉位因子,下述正確的是,A是細菌基因組中能改變自身位置的DNA序列B可以由染色體的一個位置轉移至另一個位置C可在染色體與質粒,質粒與質粒之間進行轉移D分為插入序列、轉座子和整合子,ABCD,質粒在細菌間的轉移方式主要是,A接合B轉導C轉化D突變E溶原性轉換,A,正常菌群的生理功能是,A、生物拮抗,防止感染B、促進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C、抑制腫瘤,抗衰老D、營養(yǎng)作用,ABCD,條件致病菌致病的條件,A正常菌群的耐藥性改變B正常菌群的遺傳特性改變C腸蠕動減慢使細菌增多D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E各種原因組成免疫功能亢進,D,細菌致病性的強弱主要取決于細菌的,A.基本結構B.特殊結構C.毒素D.侵襲力,CD,抗毒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可由外毒素刺激機體產(chǎn)生B.可由類毒素刺激機體產(chǎn)生C.可中和游離外毒素的作用D.能中和已經(jīng)與易感細胞受體結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ABC,內毒素的毒性作用有,A.發(fā)熱B.DICC.休克D.白細胞反應,ABCD,細菌內毒素與外毒素的主要區(qū)別,區(qū)別要點外毒素內毒素,來源,,活菌分泌、少數(shù)崩解釋出,G菌,存在部位,細胞壁組分、崩解釋出,化學成分,蛋白質,脂多糖,穩(wěn)定性,6080oC,30MIN破壞,160oC24H破壞,毒性作用,強、對組織器官有選擇性并引起特殊的臨床表現(xiàn),較弱,各菌的毒性效應大致相同,抗原性,強,刺激機體產(chǎn)生抗毒素;甲醛液處理形成類毒素,弱,產(chǎn)生的中和抗體作用弱,甲醛液處理不形成類毒素,吞噬作用的后果包括,A、所有的病原體被吞噬后均可以被殺滅B、某些病原體被吞噬后可以被殺滅C、某些病原體只被吞噬卻不被殺滅D、吞噬作用的同時也會造成鄰近組織的損傷,BCD,病原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產(chǎn)生毒性產(chǎn)物,引起全身嚴重癥狀,這種感染類型稱為(),A、毒血癥B、菌血癥C、內毒素血癥D、敗血癥E、膿毒血癥,D,機體被病原菌感染,但不出現(xiàn)或僅出現(xiàn)不明顯臨床癥狀,但能獲得特異性免疫力,稱為【】,A.潛在性感染B.局部感染C.隱性感染D.顯性感染E全身感染,C,醫(yī)院感染的防控原則包括,A、做好消毒滅菌B、隔離預防C、合理使用抗菌藥物D、減少損傷性的檢查,ABC,致病菌的檢測主要有,A.形態(tài)與結構的檢查B.分離培養(yǎng)C.核酸檢測D.抗原的檢測,ABCD,機體獲得人工主動免疫的方式是,A注射抗毒素B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C注射細胞因子D注射胎盤球蛋白E注射類毒素,E,卡介苗是,A活疫苗B死疫苗C類毒素D抗毒素E以上都不是,A,細菌特異性免疫獲得方式包括,A隱性感染B顯性感染C疫苗接種D嬰兒吸吮母乳,ABCD,下列哪種情況屬于耐藥,A.藥物對細菌的治療濃度小于其最大抑菌濃度B.藥物對細菌的治療濃度小于其最小抑菌濃度C.藥物對細菌的治療濃度等于其最小抑菌濃度D.藥物對細菌的治療濃度大于其最小抑菌濃度E.藥物對細菌的治療濃度大于其最大抑菌濃度,B,鈍化酶不包括,A.Β內酰胺酶B.DNA旋轉酶C.氯霉素轉移酶D.磷酸轉移酶E.甲基化酶,B,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包括,鈍化酶的產(chǎn)生藥物作用靶位的改變抗菌藥物的滲透障礙主動外排機制,導致葡萄球菌性化膿病灶局限的主要因素是,A.葡萄球菌溶素B.殺白細胞素C.血漿凝固酶D.透明質酸酶E.鏈激酶,C,關于SPA,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為葡萄球菌的表面蛋白B、所有葡萄球菌均具有C、具有抗吞噬作用D、能與人IGG的FC段結合,ACD,葡萄球菌腸毒素的作用機制主要是,A直接損傷腸粘膜細胞,導致腹瀉B直接損傷胃粘膜細胞,導致嘔吐C直接毒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昏迷D通過刺激嘔吐中樞而導致嘔吐E直接損害腸粘膜血管,導致出血性腸炎,D,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毒素性疾病有,A、食物中毒B、心內膜炎C、蜂窩組織炎D、毒性休克綜合征,AD,化膿性病灶膿汁稀薄且易擴散,其主要原因是病原菌產(chǎn)生,A、透明質酸酶B、血漿凝固酶C、溶血毒素D、鏈道酶,AD,鏈球菌引起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有,A、風濕熱B、心肌炎C、腎盂腎炎D、腎小球腎炎,AD,在血平板上培養(yǎng),可形成草綠色溶血環(huán)的細菌是,A、淋病奈瑟菌B、肺炎鏈球菌C、金黃色葡萄球菌D、甲型溶血性鏈球菌,BD,下列哪些不是鏈球菌產(chǎn)生的,A、凝固酶B、鏈激酶C、透明質酸酶D、耐熱核酸酶,AD,巧克力色培養(yǎng)基常用于培養(yǎng)的細菌是,A、甲型溶血性鏈球菌B、淋病奈瑟菌C、腦膜炎奈瑟菌D、肺炎鏈球菌,BC,關于不耐熱腸毒素LT,下述哪些是正確的,A.由腸產(chǎn)毒性大腸埃希菌產(chǎn)生B.為蛋白質,加熱65℃、30MIN失活C.由A、B兩個亞單位組成,A亞單位是毒性部分D.可使腸黏膜上皮細胞內CGMP升高,ABC,致病的大腸埃希菌主要有,A.腸產(chǎn)毒性大腸埃希菌B.腸侵襲性大腸埃希菌C.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D.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ABCD,下列哪種試驗是鑒別腸桿菌科致病菌與非致病菌常選用的,A葡萄糖發(fā)酵試驗B乳糖發(fā)酵試驗C菊糖發(fā)酵試驗D甘露醇發(fā)酵試驗E吲哚試驗,B,水、食品等衛(wèi)生細菌學檢查的指標菌是,A沙門菌B副傷寒沙門菌C大腸桿菌D志賀菌E變形桿菌,C,痢疾志賀菌的致病物質有,A、菌毛B、鞭毛C、內毒素D、外毒素,ACD,肥達試驗可協(xié)助診斷,A、傷寒B、斑疹傷寒C、甲型副傷寒桿菌所致副傷寒D、乙型副傷寒桿菌所致副傷寒,ACD,傷寒的并發(fā)癥有,A、癡呆B、肝炎C、腸出血D、腸穿孔,CD,能引起敗血癥的有,A、大腸埃希菌B、腸炎沙門菌C、痢疾桿菌D、希氏沙門菌,ABD,20歲,女性,人院前一周持續(xù)性發(fā)熱并有寒戰(zhàn),體溫39℃。體檢肝、脾略腫大,腹部見玫瑰疹。血白細胞15108/L,中性粒細胞070108/L,淋巴細胞036108/L,單核細胞004108/L。肝功正常,血培養(yǎng)陰性,,肥達試驗結果傷寒O1320,傷寒H140,副傷寒甲1160,副傷寒乙140。該患者很可能患,A、腸胃炎B、上呼吸道感染C、細菌性痢疾D、肝炎E、傷寒腸熱癥,E,一男性病人,43歲,頭暈,腹脹,劇烈腹瀉,米泔水樣便伴嘔吐1天。無腹痛,無里急后重。體查,疲倦面容,皮膚、唇舌干燥,眼窩內陷。血壓80/60MMHG。應首先進行如下何種檢查來進行初步診斷A大便常規(guī)B尿常規(guī)C取糞便標本立即進行直接懸滴檢查D取耳血立即進行直接懸滴檢查E堿性蛋白胨水接種,C,弧菌屬與腸道桿菌比較,其主要相同點是,A、革蘭染色陰性B、一端單鞭毛而運動活波C、營養(yǎng)要求不高D、于堿性而非酸性培養(yǎng)基上生長,AC,破傷風痙攣毒素的致病機理是,A抑制細胞蛋白質合成B阻礙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釋放C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D與ABFC段非特異結合E破壞CD4T細胞,B,破傷風梭菌的生物學特性有,A、為革蘭陽性桿菌B、具有周鞭毛C、芽胞圓形,直徑寬于菌體,位于菌體頂端D、芽胞在土壤中可存活數(shù)十年,ABCD,下列哪種細菌不缺乏氧化還原電勢高的呼吸酶,A破傷風梭菌B鏈球菌C肉毒梭菌D艱難梭菌E產(chǎn)氣莢膜梭菌,B,在血平板上形成雙溶血環(huán)的細菌是,A產(chǎn)氣莢膜梭菌B肉毒梭菌C葡萄球菌D甲型溶血性鏈球菌E破傷風梭菌,A,下列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有,A.肉毒梭菌B.產(chǎn)氣莢膜梭菌C.破傷風梭菌D.金黃色葡萄球菌,ABD,下列哪項不是白喉棒狀桿菌感染的特點,A棒狀桿菌屬中能致病且具有傳染性的主要是白喉棒狀桿菌B白喉的傳染源包括白喉病人和帶菌者C白喉棒狀桿菌侵入鼻咽部粘膜生長繁殖D白喉棒狀桿菌在局部繁殖后入血E白喉的早期致死原因是假膜脫落引起的窒息,D,關于白喉桿菌正確的描述是,A、具有異染顆粒B、鑒別選擇白喉桿菌用堿性蛋白胨水C、觀察白喉桿菌異染顆粒用抗酸染色D、白喉桿菌致病物質是外毒素,AD,關于結核分支桿菌生物學特性的敘述,錯誤的是,A抗酸染色,呈紅色B專性需氧,生長緩慢C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狀D耐酸堿,在6硫酸或4氫氧化鈉中可存活30分鐘E耐煮沸,100℃15分鐘才死亡,E,結核分枝桿菌侵入機體的途徑有,A.呼吸道B.消化道C.直接接觸D.破損的皮膚,ABCD,卡介苗是,A經(jīng)甲醛處理后的人型結核分枝桿菌B加熱處理后的人型結核分枝桿菌C發(fā)生了抗原變異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D保持免疫原性,減毒的活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E保持免疫原性,減毒的活的人型結核分枝桿菌,D,BCG接種的對象主要是_____,A年老體弱者B結核性腦膜炎患者C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者D新生兒和結核菌素試驗陰性的兒童E嚴重結核病人,結核菌素試驗陰性患者,D,可以寄生在巨噬細胞內的細菌是,A、結核分枝桿菌B、金黃色葡萄球菌C、肺炎鏈球菌D、破傷風梭菌E、炭疽芽胞桿菌,A,在無生命培養(yǎng)基中生長繁殖的最小生物是,A病毒B衣原體C支原體D立克次體E細菌,C,立克次體與細菌的主要區(qū)別是,A有細胞壁和核糖體B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C嚴格的細胞內寄生D以二分裂方式繁殖E對抗生素敏感,C,衣原體與病毒的不同點是,A、對抗生素敏感B、專性細胞內寄生C、可用雞胚接種進行培養(yǎng)D、可在感染細胞中形成包涵體E、可通過細菌濾器,A,關于梅毒螺旋體致病性與免疫性的描述錯誤的是,A人是梅毒的唯一傳染源B梅毒螺旋體是通過內毒素和外毒素致病C一、二期梅毒傳染性強,而對機體的破壞性小D三期梅毒傳染性小,而對機體的破壞性大E梅毒的免疫力為感染性免疫,B,衣殼的生物學意義包括,A.攜帶遺傳信息B.保護核酸C.吸附細胞D.引起免疫應答,BCD,核衣殼包括,A.包膜B.刺突C.核心D.衣殼,CD,與包膜有關的是,A.由肽聚糖構成B.來源于宿主細胞C.表面蛋白可刺激機體產(chǎn)生中和抗體D.病毒分類依據(jù),BCD,缺陷病毒的產(chǎn)生是由于,A.基因的缺陷B.包膜的缺陷C.衣殼的缺陷D.復制酶的缺陷E.刺突的缺陷,A,病毒復制周期中隱蔽期是指下列哪個階段,A吸附B穿入C脫殼D生物合成E成熟裝配,D,干擾現(xiàn)象INTERFERENCE,兩種病毒感染同一細胞時,可發(fā)生一種病毒的增殖抑制另一種病毒復制的現(xiàn)象,即干擾現(xiàn)象。,頓挫感染,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后,由于細胞缺乏病毒復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要條件,使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自身成分,或雖合成病毒核酸及蛋白質,卻不能組裝成完整的病毒體,是為頓挫感染。,病毒的致病機制可包括,A抗體介導的免疫損傷B細胞介導的免疫損傷C細胞凋亡D殺細胞效應,ABCD,病原體的垂直傳播主要通過,A呼吸道B胎盤C產(chǎn)道D哺乳,BCD,病毒感染細胞后對宿主細胞的直接損傷作用正確的有,A殺細胞效應B細胞轉化C細胞凋亡D形成包涵體,ABCD,持續(xù)性病毒感染的類型,慢性感染潛伏感染慢發(fā)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遲發(fā)并發(fā)癥,關于干擾素描述錯誤的是,A、直接作用并殺傷病毒;B、作用與宿主細胞的基因,使之合成抗病毒蛋白;C、有廣譜抗病毒性;D、有Α、Β、Γ、三種類型E、有種屬特異性,A,干擾素抗病毒的機制是,A.直接破壞病毒B.吞噬病毒C.殺傷病毒D.作用于鄰近細胞產(chǎn)生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的增殖E.通過細胞免疫起作用,D,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包括,A、接種營養(yǎng)培養(yǎng)基B、動物接種C、細胞培養(yǎng)D、雞胚培養(yǎng),BCD,病毒感染的病原學檢查包括,A、病毒分離培養(yǎng)B、病毒核酸的檢查C、特異性IGM的檢查D、病毒蛋白抗原檢查,ABD,流感病毒的生物學特點包括,A.正粘病毒屬B.有包膜,單股負鏈RNA,不分節(jié)段C.包膜刺突含血凝素和融合蛋白D.抗原性漂移和轉換引起流感流行,AD,下列關于流感病毒及其致病性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型流感病毒易發(fā)生抗原轉變,而使人群對新病毒株缺乏免疫力B丙型流感病毒不易變異,抗原性穩(wěn)定C流感病毒不能進行培養(yǎng),因此只能依靠血清學試驗進行病原學診斷D流感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E甲型流感病毒較乙型流感病毒及丙型流感病毒病情嚴重,且易釀成流行或大流行,C,不屬于副粘病毒科的病毒是,A副流感病毒B禽流感病毒C呼吸道合胞病毒D麻疹病毒E腮腺炎病毒,B,下列對麻疹的描述中,錯誤的一項是,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無N刺突(無神經(jīng)氨酸酶)B麻疹患者有兩次病毒血癥,第一次病毒血癥時,體表不出現(xiàn)紅色斑丘疹C麻疹是急性傳染病,但極少數(shù)患兒于病愈27年后可出現(xiàn)滿發(fā)感染患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SPE)D兒童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可獲得牢固的終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種加強免疫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獲得牢固免疫,持續(xù)終生,D,引起嬰幼兒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體是,A新型腸道病毒B志賀菌C脊髓灰質炎病毒D輪狀病毒E大腸埃希菌,D,腸道病毒屬的共同特點包括,A、核酸型為單鏈正股RNAB、核酸分節(jié)段C、可通過病毒血癥引起多種疾病D、對脂溶劑不敏感,ACD,乙型肝炎病毒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是,A消化道B性接觸C輸血和注射D子宮內E節(jié)肢動物叮咬,C,甲型肝炎病毒A.抵抗力弱,對脂溶劑敏感B.能在體外組織細胞中培養(yǎng)C.為雙股DNA病毒D.無特異性預防可使用的疫茵E.顯性感染多見,B,下列對乙型肝炎病毒的描述,錯誤的是,ADANE顆粒是完整的HBV,直徑為42NMB病毒的外衣殼由HBSAG鑲嵌于脂質雙層構成C病毒的內衣殼由HBCAG組成DHBCAG僅單獨在于感染的肝細胞膜上和胞漿內,很難在血清內發(fā)現(xiàn)E病毒的核心含有完整雙鏈DNA和DNA多聚酶,在正股5’末端連接一小段RNA,作為合成引物,E,乙型肝炎病毒【】,A.具有逆轉錄活性DNA聚合酶B.RNA聚合酶C.依賴RNA的RNA多聚酶D.逆轉錄酶E.溶菌酶,A,下列對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致病性與免疫性描述錯誤的是,A大多數(shù)HCV感染者呈不顯性感染,一旦發(fā)病,則已是慢性肝炎。B肝組織內因長期存在HCV而導致淋巴細胞浸潤及肝細胞壞死CHCV感染可導致原發(fā)性肝癌D感染HCV后,機體產(chǎn)生牢固免疫力,可預防再次感染EHCV的抗原可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于腎小球基底膜,引起腎小球腎炎,D,HSV2主要潛伏于,A骶神經(jīng)節(jié)B三叉神經(jīng)節(jié)C頸上神經(jīng)節(jié)D局部淋巴結E腎,A,漢坦病毒的特點有,A.引起腎綜合征出血熱B.病毒基因分節(jié)段C.核酸型為雙股DNAD.傳染源是患者,AB,腎綜合征出血熱病毒的傳染源,A幼豬B鼠C狗D蜱E螨,B,乙腦病毒A.豬是最重要的儲存宿主B.可通過血凝抑制試驗鑒定病毒C.沒有效果顯著有效的疫苗D.顯性感染多見E.傳播媒介是跳蚤,B,可導致癌癥的病毒有,A.HSVB.EBVC.CMVD.HBV,ABCD,反轉錄病毒的特征有,A、病毒體呈球形,有包膜B、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C、病毒核心有依賴DNA的RNA聚合酶D、復制通過DNA中間體,ABD,HLV的特點是,A、基因和宿主基因整合并長期潛伏B、抗GP120IGG起持續(xù)性免疫保護作用C、易發(fā)生變異,逃避免疫系統(tǒng)攻擊D、侵犯T淋巴細胞,嚴重損傷免疫系統(tǒng),ACD,多細胞真菌的結構包括,A.孢子B.菌絲C.芽胞D.芽管,AB,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A抵抗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B(tài)抗吞噬C進行繁殖D引起炎癥反應E引起變態(tài)反應,答案C,培養(yǎng)真菌常用的培養(yǎng)基為,沙保弱培養(yǎng)基,真菌可形成的菌落類型,酵母型菌落類酵母型菌落絲狀型菌落,引起菌群失調的原因是,A生態(tài)制劑的大量使用B正常菌群的遺傳特性明顯改變C正常菌群的耐藥性明顯改變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顯改變E正常菌群的組成和數(shù)量明顯改變,E,帶菌者是指,A體內帶有正常菌群者B病原菌潛伏在體內,不向體外排菌者C體內帶有條件致病菌者D感染后,臨床癥狀消失,但體內病原菌未被徹底清除,又不斷向體外排菌者E感染后,臨床癥狀明顯,并可傳染他人者,D,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117
大?。?0.62(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3
大?。?0.04(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5
大?。?0.1(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11
大?。?0.07(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24
大?。?0.19(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7
大?。?1.39(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4
大?。?0.04(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6
大?。?0.06(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10
大?。?0.1(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19
大?。?0.12(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3
大?。?0.03(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