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巖土工程工作實踐總結關于巖土工程工作實踐總結作者:杜永力200871712:12:46關于巖土工程工作實踐總結關于巖土工程工作實踐總結杜永力一、工程地質向巖土工程的轉變傳統(tǒng)的工程地質的核心任務就是查明場地土的工程地質條件,并結合實際工程做出相關的工程地質評價,是場地土自然條件和自然特性的反映和表達。而巖土工程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工程地質學基礎上將土力學及地基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學、巖體力學三者逐漸結合為一體并應用于土木
2、工程實際而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巖土工程作為一門應用科學更強調將巖土體作為工程結構物或其一部分,強調建、構筑物與巖土之間的相互作用,其工程應用性更為突出。與工程地質相比,巖土工程不僅包括工程地質勘察,還包括工程設計優(yōu)化,施工及監(jiān)測,運行后的安全監(jiān)控和信息反饋,也就是在查明工程地質條件并對其進行評價、評判的同時,還要往前延伸開展工程設計和施工工程地質,它要求勘察與設計、施工、監(jiān)測密切結合而不是彼此機械分割;要求服務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而不是
3、只提出建議單純?yōu)樵O計服務,要求在獲得系統(tǒng)而準確資料的基礎上,對巖土工程方案深入論證,提出合理的、具體的建議,而不是單純提供資料。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與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相比其內容不僅僅只有工程地質條件,工程地質評價、結論和建議三大點,不僅僅只是為設計提供一些主要的物理力學指標如重度r,天然含水率W,地基承載力值fak,壓縮模量ES,內聚力C以及內摩擦角值φ,更重要的是對非天然地基處理措施方案和不良地質體整治的分析論證以及基礎方案選擇的決策。必
4、須包括巖土工程方案的設計論證,經濟指標的分析和施工監(jiān)測等,要從定性分析轉向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綜合分析過程。以德化地稅大樓為例,該樓地上12層,地下1層,基坑開挖深度在自然地面下5米,擬采用框架結構,柱網間距5.06.0米,基礎形式待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在對勘探深度范圍內揭露的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進行定性分析后,還必須對基礎方案進行分析論證。首先要評價地基的均勻性。根據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程的三條原則,經過計算,確認場地屬于均勻地
5、基,然后進行上部荷載估算,最大柱荷載FK為5640KN。在此基礎上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程序首先進行天然地基方案評價因為條形基礎不超過6層不予考慮所以直接計算柱下獨立基礎的可行性經計算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強度要求所以不予采納再考慮筏板基礎經過計算筏板基礎是可行的但還需進行地基變形驗算變形驗算包括計算沉降量沉降差和頃斜。因為我們已知地基是均勻地基所以計算就可以簡化只需計算中心沉降即可經計算基礎中心最大沉降量161mm滿足規(guī)范要求.但工作不能就此為
6、止地基處理應做到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護環(huán)境和節(jié)約資源等,所以除筏板基礎外還有沒有技術經濟更合理的基礎方案呢我們從施工工藝和場地地層條件考慮又推薦人工挖孔擴底樁方案即一柱一樁基礎設計樁長12米樁徑1.2米.樁端擴大頭直徑3.6米估算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6900KN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13974KN滿足最大柱荷載要求估算樁端最大要對各種方法所取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行分析評價,剔除其中不合理的成份,然后才能進行統(tǒng)計計算,對各種方法所取得的數據要進
7、行比較并加以分析論證,找出影響其結果差異的原因。如一般情況下,由直接剪切試驗得出的C、φ值要大于三軸剪切試驗得出的C、φ值,這兩種試驗方法得出C、φ值的差異并不反映試樣本身力學性質的差異和破壞機理的不同,而是試驗方法的不同以及試驗時土樣受力條件差異導致的不同結果。直接剪切試驗的剪切縫在中間,剪切破壞面固定,剪切破壞面不一定就是最弱面,而三軸剪切的破壞面不固定,剪切破壞面是最弱面,所以三軸剪切更客觀,更接近自然情況。只有了解了各種方法所取
8、得結果差異的原因,弄清事物的本質,才能進行合理準確的巖土工程分析。我省當前有些工程勘察隊伍的技術管理工作非常薄弱,有的剛新分配來的學生,就已經開始主編報告,部分勘察成果錯誤百出,搞不清各種參數之間的相互關系,象在土的物性指標統(tǒng)計中將粘性土的物性指標統(tǒng)計到粉土中,原因是化驗成果出來后對統(tǒng)計資料沒有進行分析篩選。還有一些報告,就資料編資料,與現場脫節(jié),對原始資料的真?zhèn)稳狈ε袆e和取舍,剖面圖上地層變化很大造成人為的復雜化,可信度差,甚至造成結
9、論的嚴重錯誤。四、巖土工程涉及的領域和多種勘探測試技術的發(fā)展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巖土工程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比如隨著環(huán)保要求的提高,在新規(guī)范中提出了核電廠工業(yè)廢渣堆場和垃圾填埋場的勘察要求;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筑復雜條件下的地下建筑物及城市地鐵、輕軌交通的建設以及特殊條件下的鐵路、橋梁、隧道、礦山、公路、大型火電廠、核電廠、水利水電,國防工程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新的難的巖土問題越來越多,同時也推動了勘探技術和測試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如大家知道的鉆
10、孔攝像技術,可以用在巖性識別、結構面分析、地下水觀測、施工質量和工程監(jiān)測等方面,用地質雷達在淺層工程地質調查、巖土中的洞穴、斷裂、溶蝕帶、陷落漏斗、隧道周圍掌子面前方隱患的實時調查、地下管道、電纜及埋設物、古遺址探測,地下污染帶劃分等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遙感技術普遍應用在活動斷裂的判定及其對擬建工程影響的評價,重大江河岸線的穩(wěn)定性判定,水文情勢分析,地下水資源調查以及超高壓線路、公路的選線等方面。還有,就是我們大家熟知的工程物探和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7級巖土工程技術專業(yè)
- 巖土工程總結
- 巖土工程技術實踐中的應用
- 試論巖土勘察在巖土工程技術之中的處理措施
- 巖土勘察在巖土工程技術中的現狀與發(fā)展
- 巖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通病
- 巖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通病
- pcc樁巖土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的探討
- 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總結
- 巖土工程技術標準與土力學原理(高大釗)
- 巖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術問題
- 淺析巖土工程勘察技術
- 探究巖土工程勘察技術
- 論巖土工程勘察技術
- 巖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特點和任務
- gb50547-2010《尾礦堆積壩巖土工程技術規(guī)范》
- 履職主要情況述職報告與巖土工程技術工作總結匯編
- 巖土工程地質工程與巖土工程的區(qū)別
- 混凝土工程技術交底(技術)
- 混凝土工程技術交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