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NK細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組成部分,無需抗原預先致敏,即可直接殺傷腫瘤、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靶細胞,是機體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線,在機體免疫監(jiān)視和早期抗感染免疫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HIV感染是目前全世界未能攻克的難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NK細胞的先天免疫反應在抵抗HIV感染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NK細胞是一群異質(zhì)性的細胞,由于CD56的發(fā)現(xiàn)將人類NK細胞重新劃分了不同亞群,然而CD56抗原不表達在嚙齒動物,且以CD56為標志的NK細胞分群
2、不能更好地對NK細胞進行功能性分群,因此研究者們不斷的探索NK細胞新的分群方法,以便于發(fā)現(xiàn)更好的功能性分群標志物。在2011年首次報道了應用CD11b和CD27定義人類NK細胞不同亞群和功能特異性。根據(jù)CD11b和CD27定義了人類NK細胞4個亞群,分別為CD11b-CD27+(CD27+SP),CD11b+CD27+(DP),CD11b-CD27-(DN),CD11b+CD27-(CD11b+SP),可以反映了人類NK細胞不同的亞群和
3、功能特異性。研究報道CD11b與CD27定義的NK細胞亞群在肺癌患者中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并且與肺癌疾病進展有關,提供了腫瘤逃脫NK細胞調(diào)節(jié)腫瘤免疫的一個新的機制。那么,作為HIV感染過程中最先參與抗病毒反應的NK細胞,是否NK細胞功能的紊亂與四個亞群的改變有關?以及亞群的變化與HIV疾病進展是否有關?相關機制如何?國內(nèi)外未報道,值得我們?nèi)ド钊胙芯亢吞剿?。本研究為了探究在HIV感染過程中NK細胞的功能紊亂是否與CD27與CD11b定義的亞群
4、改變有關,以及各亞群的變化與HIV疾病進展的關系和發(fā)生的機制。為更好的防治HIV病毒感染以及研究HIV發(fā)生發(fā)展機制奠定重要基礎,同時為HIV病毒逃脫NK細胞調(diào)節(jié)的抗病毒免疫提供一個新的機制。
方法:選取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紅絲帶門診的HIV感染者,包括新發(fā)感染者、慢性感染者、HARRT治療者,以及正常對照者。實驗方法包括:CD4+T細胞絕對值檢測將CD4-FITC/CD8-PE/CD3-PerCP試劑加入絕對計數(shù)管中,逆向
5、加樣法加入抗凝全血,加入1×免洗溶血素,應用FACS Calibur流式細胞儀進行檢測,MultiSET軟件分析結果;HIV病毒載量測定取EDTA抗凝血漿,采用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TaqMan(@) System自動載量儀上以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測定病毒載量;NK細胞、CD4+T細胞表面受配體的檢測采用全血染色,加入相應的熒光抗體及同型對照等進行避光染色。加入溶血素,1%多聚甲醛F
6、ACS LSRⅡ流式細胞儀上機檢測;CD27與CD11b定義的NK細胞亞群分泌IFN-γ的情況提取HIV感染者PBMC,于96孔板中加入刺激物,在收細胞前6h加入Golgistop,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8h。收細胞,加入熒光抗體表面染色,離心洗滌后破膜胞內(nèi)IFN-γ遮光染色,1%多聚甲醛上機檢測;血清中可溶性ICAM-1的檢測采用ELISA方法檢測正常人和HIV感染者血清中可溶性ICAM-1,按照說明書操作步驟進行操作;TGF-β對CD11b
7、與CD27定義的NK細胞亞群表達量的影響提取正常人PBMC,與TGF-β共培養(yǎng)。加入熒光抗體,1%多聚甲醛固定上機檢測;含高濃度可溶性ICAM-1的HIV感染者血漿對CD27與CD11b定義的NK細胞亞群的影響提取正常人PBMC,加入含有高濃度可溶性ICAM-1的HIV感染者血清,培養(yǎng)48h。熒光單克隆抗體染色,離心洗滌,加入1%多聚甲醛上機檢測;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19.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比較組間差異采用參數(shù)檢驗或者非參數(shù)檢驗。
8、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關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⑴HIV感染者CD11b與CD27定義的NK細胞亞群發(fā)生明顯的變化且與疾病進展有關。HIV慢性感染者表達的CD11b顯著降低,經(jīng)治療后有所恢復但仍低于正常人(P<0.001)。HIV感染者NK細胞未成熟DN亞群在慢性感染者中明顯增多,經(jīng)HARRT治療后,雖有所恢復但仍顯著高于正常入水平(P<0.001)。殺傷功能亞群CD11b+SP在慢性感染者顯著降
9、低,經(jīng)治療后有所恢復但仍低于正常人水平(P<0.001)。HIV感染者中未成熟DN亞群與CD4+T細胞絕對數(shù)成負相關(r=-0.320,P=0.012),殺傷功能亞群CD11b+SP與CD4+T細胞絕對數(shù)成正相關(r=0.375,P=0.003)。HIV慢性感染者CD27+SP亞群與病毒載量成顯著的正相關(r=0.548,P=0.015)。CD27+SP亞群和DN亞群在HIV感染者中不論疾病進展好還是不好均高于正常人,但疾病進展不好的人
10、群表達的較疾病進展好的人群高。CD11b+SP正常人顯著高于HIV感染者,但疾病進展好的HIV感染者高于疾病進展不好的人群。⑵HIV感染者CD11b與CD27定義的NK細胞亞群功能研究。CD27+SP、DP、CD11b+SP亞群分泌IFN-γ的功能明顯高于DN亞群。⑶傳統(tǒng)NK細胞亞群與CD11b和CD27定義NK細胞亞群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與CD27和CD11b定義的NK細胞亞群相比,傳統(tǒng)的NK細胞亞群與HIV疾病進展關系并不顯著。在CD56
11、bright亞群中主要表達DP和CD11b+SP亞群,在CD56dim亞群中主要表達CD11b+SP亞群。DN亞群與CD56bright亞群呈負相關,CD27+SP亞群和DP亞群與CD56dim呈顯著負相關,CD11b+SP與CD56dim呈顯著正相關。⑷HIV感染者CD11b與CD27定義的NK細胞亞群變化的相關機制研究。將TGF-β與PBMC共培養(yǎng),實驗結果顯示,TGF-β能明顯促進未成熟DN亞群增多,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
12、5)。HIV感染者CD4+T細胞上膜性ICAM-1與正常人相比無明顯的變化,而HIV感染者血清中sICAM-1表達水平增高(P<0.001),HARRT治療后雖然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入水平(P=0.004)。將含有高濃度sICAM-1的HIV感染者血清與正常人PBMC共培養(yǎng),結果顯示,加入含有高濃度sICAM-1的HIV感染者血清的實驗組較對照組未成熟DN亞群明顯增高而殺傷功能亞群CD11b+SP明顯降低。
結論:①與正常入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CD4+CD25+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在中國HIV感染者疾病進展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外周血CD19和CD27標記的B淋巴細胞亞群及其相關性研究.pdf
- 中性粒細胞CD64、CD11b在兒童化膿性腦膜炎早期診斷中的應用.pdf
- 中國HIV-AIDS患者naive、memory CD8+T細胞亞群數(shù)量及功能與疾病進展的相關性研究.pdf
- CD47在非小細胞肺癌轉(zhuǎn)移中的作用及相關機制研究.pdf
- 整合素CD11b抑制樹突狀細胞抗原交叉提呈的機制研究.pdf
- 子癇前期外周血CD3-CD16+CD56+NK細胞水平變化研究.pdf
- LAPF和CD11b負向調(diào)控天然免疫應答及其機制研究.pdf
- MRP-8-MRP-14、CD11b及MMP-9在川崎病中表達變化的臨床研究.pdf
- 白細胞整合素CD11b及其配體ICAM-1在脂多糖誘導的急性炎癥反應中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胃癌患者圍手術期外周血T細胞亞群(CD3+、CD4+、CD8+)及NK細胞(CD16+CD56+)表達結果的比較分析.pdf
- 體外不同培養(yǎng)時間影響CD3-CD56+NK細胞數(shù)量及活性變化的研究.pdf
- CD11c+CD123-樹突狀細胞亞群在初發(fā)類風濕關節(jié)的表達及意義.pdf
- LRRFIP2和CD11b負向調(diào)控免疫應答及其作用機制研究.pdf
- 哮喘小鼠氣道重塑過程中CD4+CD25+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和Th17細胞表達的動態(tài)變化及相關機制研究.pdf
- 腫瘤相關性巨噬細胞在胃癌進展中的作用及相關機制研究.pdf
- 不同支架術后對白細胞黏附分子CD11b表達的影響.pdf
- 非血緣臍血移植后早期CD3-CD56dimCD16+NK細胞亞群的鑒定.pdf
- CD11b調(diào)控枯否細胞NADPH氧化酶激活參與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制研究.pdf
- hiv感染后外周血腸道歸巢cd8細胞及其亞群變化特點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