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人習慣把國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而經部位居四部之首。經部之中,“五經”又是最重要的典籍,《儀禮》便是“五經”之一。除此之外,禮樂文明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流傳至今的最早的禮制專書,便是《儀禮》??梢哉f,《儀禮》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是不可不讀之書。
對《儀禮》的研究,是中國傳統(tǒng)經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秲x禮》的學問,與《周禮》《禮記》合稱“三禮之學”、禮學?!秲x禮》主要講行禮的儀節(jié),程式性較強,因而總結禮制的規(guī)
2、律便成為研究《儀禮》的重要方法。東漢鄭玄《儀禮注》就開始總結凡例,至清人淩廷堪《禮經釋例》,總結了《儀禮》的二百四十六個凡例,全面而系統(tǒng)。然而,鄭玄之例與淩廷堪之例都是自己總結出來的,并非直接來自經書本身。杜預《春秋釋例》中提出的著名理論——春秋五十凡,全部來自《春秋左傅》,在《春秋左傳》研究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反觀《儀禮》,其內部亦有自帶的凡例,共有四十五項。至今,還沒有人對《儀禮》自帶的凡例進行系統(tǒng)研究。
相比經學家總結出來
3、的凡例,經書自帶凡例的好處是,凡例來自經文,原始性較高。但是經書自帶凡例也有缺點,那就是隨文作例,缺乏系統(tǒng)性。本文立足於研究《儀禮》自帶的凡例,名之為“禮經釋凡”,以求與清人淩廷堪的《禮經釋例》互為補充。研究的方法是逐條考辨,先引重要的前人觀點,再加案語。每一凡的討論著力解決四個問題:
一、凡本身的意思。欲明凡例,先要以訓詁通其本義。
二、凡的文字領屬。古文獻皆無句讀,“凡”字到底領屬到何處,需要探討。在《釋凡》中,
4、對於領屬明顯,無爭議的條目,文字領屬問題不再討論。對於文字領屬有爭議的條目,則加以考辨。
三、凡的適用對象。每一條凡,其適用對象為何者?是大夫,還是士?是賓,還是介?
四、凡的適用范圍。凡適用何種禮?每一條凡,是適用於《禮經》全篇,為通例,還是只適用於一種禮,亦或是只適用於某種禮的某個小環(huán)節(jié)。
明此四條,則《禮經》之“凡”可真正當作凡例來使用。
經過《儀禮》“四十五凡”的逐條分析、總結歸納,我們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以理釋禮——朱熹禮、理關系研究.pdf
- 經方例釋
- 《禮經會元》研究_18789.pdf
- 鄭玄“三禮注”釋樂考釋.pdf
- 《難經經釋》的文獻研究.pdf
- 在“釋經”中“相遇”:馬丁布伯的釋經實踐與對話思想
- 凌廷堪《禮經釋例》研究.pdf
- 藥師經講記 釋印順
- 6664.在“釋經”中“相遇”:馬丁布伯的釋經實踐與對話思想
- 難經經釋(清)徐大椿
- 《經律異相》校釋札記_11570.pdf
- 熊十力辨?zhèn)吾尳浄ㄑ芯?pdf
- 納西東巴經《黑白戰(zhàn)爭》字釋及研究.pdf
- 精品黃帝陰符經奇門遁甲釋秘
- 圣典與詮釋-邁蒙尼德寓意釋經法研究.pdf
- 1978年針灸甲乙經校釋(上冊)
- 1978年針灸甲乙經校釋(下冊)
- 納西東巴經《魯般魯饒》字釋及研究.pdf
- 納西東巴經《給死者換壽歲》字釋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