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診鼻咽癌中醫(yī)辨證分型與VEGF及EBV-DNA相關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與目的: 鼻咽癌(NPC)患者容易發(fā)生復發(fā)及轉移?,F代醫(yī)學認為,EB病毒與NPC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關系,通過檢測鼻咽癌血漿中EBV—DNA的表達水平,能夠早期檢測病灶殘留、復發(fā)及遠處轉移,準確評價放化療敏感性及判斷預后。微血管形成與腫瘤的生長、浸潤及轉移密切相關,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調節(jié)血管生成的最重要的因子之一,VEGF及其受體存在于多種腫瘤

2、中,在多種腫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達,在病理性腫瘤血管新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本課題將現代醫(yī)學最新檢測手段及腫瘤血管生成理論與中醫(yī)的辨證分型相結合,通過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鼻咽癌患者血漿EBV—DNA濃度,通過酶聯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組化法分別檢測了VEGF在鼻咽癌患者血清、腫瘤組織的表達情況,觀察EBV—DNA濃度及VEGF與中醫(yī)證型的關系,從而探討三者

3、與預后的相關性,為NPC初診辨證分型判斷預后、篩選高危復發(fā)轉移病人,指導前期預防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研究材料和方法: 1.選擇初診且無遠處轉移共94例NPC患者進入本研究,按照標準進行中醫(yī)辨證分型:①肺熱型;②痰凝型;③血瘀型;④血瘀痰凝型;⑤氣血兩虛型。分析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與中醫(yī)辨證分型的相關性。 2.收集上述患者的血清標本,其中包括治療前94份,治療后22份;另抽取30例體檢健康成人的血清標本作為對

4、照。應用ELISA法檢測患者及健康者的血清VEGF濃度(sVEGF)。分析治療前血清VEGF濃度與中醫(yī)辨證分型及臨床特征的相關性,并比較治療前后血清VEGF濃度的變化。 3.收集上述患者的鼻咽腫瘤組織標本94例,應用免疫組化法檢測了VEGF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分析NPC腫瘤組織VEGF表達與中醫(yī)辨證分型、臨床特征及血清VEGF濃度的相關性。 4.入組的94名患者中有91例抽取到治療前血標本,48例抽取到治療后血標本。

5、應用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鼻咽癌患者血漿EBV—DNA濃度。分析治療前血漿EBV—DNA濃度與中醫(yī)辨證分型、臨床特征、血清VEGF濃度及腫瘤組織VEGF表達的相關性,并比較治療前后血漿EBV—DNA濃度的變化。 5.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統計。 結果: 1.初診鼻咽癌中醫(yī)辨證分型與TNM分期的相關性 94例患者按照標準進行中醫(yī)辨證分型,其中最多為痰凝型(45例),其次為肺熱型(23例),血瘀

6、型及血瘀痰凝型相對少見(分別為15例及11例),未收集到氣血兩虛型患者。痰凝型、瘀血型Ⅲ期、Ⅳ期所占比率較多,分別為91.1%、93.3%,兩者比較無顯著差異(P=1.0);血瘀痰凝型全為Ⅲ期、Ⅳ期(100%),肺熱型Ⅲ期、Ⅳ期所占比率較少,與非肺熱型比較有顯著差異(P<0.001)。肺熱型、痰凝型T3、T4期所占比率較少,兩者無顯著差異(X2=2.859,P=0.091),而瘀血型、血瘀痰凝型T3、T4期較多,兩者無顯著差異;肺熱型+

7、痰凝型組與血瘀型+痰凝血瘀型組T3、T4期比較,兩者有顯著差異(X2=8.389,P=0.004)。痰凝型、血瘀型、痰凝血瘀型N2、N3期所占比率較多,三者比較無顯著差異(X2=1.816,P=0.403),肺熱型23例全部集中在N0、N1期。 2.初診鼻咽癌血清VEGF濃度及與中醫(yī)辨證分型的關系 94例NPC患者治療前sVEGF為428.36±615.87pg/ml,高于健康對照組(226.04±167.78pg/ml

8、)(P<0.05),22例患者治療后 sVEGF(171.75±122.64pg/ml)低于治療前水平(485.13±637.56 pg/ml)(P<0.05),而與相應正常對照值相比則無統計學差異(P=0.205)。不同中醫(yī)辨證分型之間sVEGF濃度比較,痰凝型最高(530.10±812.26 pg/ml),肺熱型最低(261.27±126.56pg/ml),采用單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四種中醫(yī)辨證分型之間sVEG

9、F濃度無顯著差異(P=0.112,0.167)。治療前sVEGF濃度與性別、年齡、T分期、N分期、TNM分期無相關性(P>0.05)。 3.初診鼻咽癌腫瘤組織VEGF表達及與中醫(yī)辨證分型的關系 NPC患者腫瘤組織VEGF的表達與患者的年齡、性別、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中醫(yī)辨證分型均無相關性(P>0.05);VEGF表達陰性與陽性組之間患者的sVEGF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0.416);VEGF低表達與高表達組患

10、者的sVEGF亦無顯著差異(P=0.121)。 4.初診鼻咽癌EBV—DNA濃度及與中醫(yī)辨證分型的關系 T分期、N分期、TNM分期高者EBV—DNA濃度也較高(P值分別為0.04、0.008、<0.001),不同性別、年齡組間EBV—DNA濃度無顯著差異;不同辨證類型間EBV—DNA濃度有顯著差異(X2=15.653,P=0.001),痰凝型EBV—DNA濃度最高,肺熱型最低;sVEGF低表達與高表達組患者的EBV—D

11、NA濃度無顯著差異(p=0.773);組織VEGF表達陰性與陽性組之間EBV—DNA濃度無顯著差異(P=0.662),組織VEGF弱表達較高表達者EBV—DNA濃度高(P<0.05);治療后EBV—DNA濃度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01)。 結論: 1.鼻咽癌中醫(yī)辨證分型以痰凝型最為常見,其次為肺熱型,氣血虧虛型最少見。 2.中醫(yī)辨證分型與臨床TNM分期的關系密切,隨著其TNM分期的分級增加,其證型亦呈現“肺

12、熱型→痰凝型或血瘀型→血瘀痰凝型”總的演變趨勢;血瘀型及痰凝血瘀型具有較高T分期,痰凝型及血瘀痰凝型較多見頸部淋巴結腫大。 3.NPC患者治療前sVEGF濃度高于正常人群,通過有效治療,sVEGF濃度可顯著降低至正?;蚪咏K?。 4.sVEGF濃度及腫瘤組織VEGF的表達與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中醫(yī)辨證分型均無相關。 5.NPC患者治療前EBV—DNA濃度與血清及組織VEGF表達均無相關。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