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淋巴轉移是胃癌轉移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影響術后復發(fā)及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有研究發(fā)現,在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腫瘤中,常有淋巴管的增生和擴張,表明淋巴管生成在腫瘤淋巴轉移過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導師魏品康教授積數十年臨床經驗,在總結前人理論基礎上,構建胃癌“痰證學說”,認為“痰”是腫瘤發(fā)生、發(fā)展、轉移的關鍵物質基礎,因此提出“消痰散結”作為胃癌的核心治則,創(chuàng)立“消痰散結方”并應用于臨床,取得了明顯療效。
我科前
2、期研究發(fā)現消痰散結方通過多靶點,多途徑抑制腫瘤增殖,預防腫瘤復發(fā)、轉移,但該方對于胃癌淋巴轉移這一重要轉移途徑研究尚未深入,故本課題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復制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模型,觀察消痰散結方對胃癌淋巴管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進一步探討消痰散結方在防治胃癌淋巴轉移方面的作用機理。
目的:通過復制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模型,觀察腫瘤生長、轉移情況,計算抑瘤率,并通過運用EnVision、RT-P
3、CR等方法,檢測消痰散結方對腫瘤組織中VEGF-C,VEGF-D和VEGFR-3蛋白和mRNA表達的調控作用,探討消痰散結方在防治腫瘤淋巴轉移方面的作用機制。
方法:
1.選取經傳代后生長良好的人胃癌MKN-45細胞瘤株,將其移植到BALB/C裸小鼠胃大彎近胃竇旁,建立裸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定期觀察裸鼠全身情況和腹部瘤塊生長特征,待動物出現衰竭征象時處死,解剖觀察移植瘤局部生長情況。
2.40只
4、BALB/C雄性裸小鼠,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生理鹽水組、5-Fu組、欖香烯組和消痰散結方組,術后48h后給予不同的干預:分別給予生理鹽水0.4ml灌胃,1/日;5-Fu稀釋液0.2ml腹腔注射(60mg·kg1·w-1),1/周×3周;欖香烯稀釋液0.4ml(2.5mg/ml)灌胃,1/日;消痰散結方0.4ml灌胃,1/日;給藥時間為期6周,定期觀察裸鼠全身情況、體重變化和腹部體征。
3.第6周實驗結束時,麻醉后犧牲、解
5、剖實驗動物,觀察移植瘤局部生長情況及周圍組織轉移情況,剝取瘤組織,稱取瘤重,計算抑瘤率。行HE染色,對腫瘤進行病理診斷。
4.取瘤組織,行EnVision免疫組化方法,半定量分析和比較腫瘤組織VEGF-C,VEGF-D和VEGFR-3蛋白的表達,計數LMVD,分析腫瘤微淋巴管生成的情況。
5.取瘤組織抽提總mRNA,逆轉錄合成cDNA行RT-PCR檢測,從mRNA水平檢測和比較VEGF-C,VEGF-D和VE
6、GFR-3 mRNA的表達變化。
結果:
1.成功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模型。移植術后10天左右左上腹部可捫及直徑約為5mm左右質地較硬的結節(jié),隨后結節(jié)逐漸增大,6周時部分荷瘤鼠出現消瘦、行動遲緩等衰竭癥狀,原位移植瘤突起于腹壁,質硬,部分動物瘤體突出至皮下,瘤塊透壁可見,解剖后可見胃壁上有灰白色魚肉狀的腫瘤組織,呈實質性,膨脹性生長,有包膜,表面多呈橢圓形結節(jié)狀,高低不平,質地較硬,粘膜下有血
7、管走行,胃被包繞在瘤塊中。部分原位瘤與肝、脾及腹壁粘連。裸鼠移植瘤原位成瘤率100%,HE染色證實為低分化腺癌。
2.各組動物均可觀察到腹腔淋巴結腫大,其中5-Fu組,欖香烯組,消痰散結方組出現淋巴結轉移比率分別為60%,40%,40%,明顯低于生理鹽水組90%。
3.消痰散結方對MKN-45荷瘤小鼠腫瘤生長抑制情況表明:5-Fu組,欖香烯組,消痰散結方組的抑瘤率分別為66.5%、51.0%,57.1%。5-
8、Fu組,欖香烯組,消痰散結方組的平均瘤重明顯小于生理鹽水組(P<0.01);消痰散結方組平均瘤重與5-Fu組,欖香烯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Fu組平均瘤重與欖香烯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消痰散結方對移植瘤組織中VEGF-C蛋白及mRNA表達的影響:
(1)消痰散結方對移植瘤組織中VEGF-C蛋白表達的影響: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消痰散結方組、5-Fu組、欖香烯組均可明顯降
9、低VEGF-C的陽性表達(P<0.01),三組藥物之間互相比較:消痰散結方組與欖香烯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消痰散結方組、欖香烯組與5-Fu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消痰散結方對移植瘤組織中VEGF-C mRNA表達的影響:在VEGF-C mRNA的表達上消痰散結方組、5-Fu組、欖香烯組的cDNA擴增條帶面積灰度值均較生理鹽水組明顯下調,(P<0.05),三組藥物之間互相比較差異
10、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消痰散結方對移植瘤組織中VEGF-D蛋白及mRNA表達的影響:
(1)消痰散結方對移植瘤組織中VEGF-D蛋白表達的影響: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消痰散結方組、5-Fu組、欖香烯組均可明顯降低VEGF-D的陽性表達(P<0.01),三組藥物之間互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消痰散結方對移植瘤組織中VEGF-D mRNA表達的影響:在VEGF-
11、D mRNA的表達上消痰散結方組、5-Fu組、欖香烯組的cDNA擴增條帶面積灰度值均較生理鹽水組明顯下調,(P<0.05),三組藥物之間互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6.消痰散結方對移植瘤組織中VEGFR-3蛋白及mRNA表達的影響:
(1)消痰散結方對移植瘤組織中VEGFR-3蛋白表達的影響: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消痰散結方組、5-Fu組、欖香烯組均可降低VEGF-3的陽性表達(P<0.05),
12、消痰散結方組與5-Fu組、欖香烯組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消痰散結方對移植瘤組織中VEGFR-3 mRNA表達的影響:在VEGFR-3 mRNA的表達上消痰散結方組、5-Fu組、欖香烯組的cDNA擴增條帶面積灰度值均較生理鹽水組明顯下調(P<0.05),三組藥物之間互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7.消痰散結方對移植瘤組織中微淋巴管密度的影響:各組LMVD值計數分別為生
13、理鹽水組17.43±1.79,5-Fu組13.33±2.71,欖香烯組10.20±3.64,消痰散結方組12.23±3.21,與生理鹽水組相比較,消痰散結方組、5-Fu組、欖香烯組均可明顯降低移植瘤組織中的微淋巴管密度(P<0.05),三組藥物之間互相比較:消痰散結方組與5-Fu組、欖香烯組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1.消痰散結方對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增殖和轉移具有明顯抑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消痰散結方抑制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生長轉移的實驗研究.pdf
- 斑蝥酸鈉注射液對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組織淋巴管生長因子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消痰散結方對裸鼠胃癌原位移植模型乙酰肝素酶影響的研究.pdf
- 消痰散結方對胃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表達的影響.pdf
- 消痰散結方干預胃癌裸鼠模型的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羅格列酮對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淋巴管生成的影響.pdf
- 消痰散結方對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轉移及相關粘附分子的影響.pdf
- 消痰散結方對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組織內皮抑素和血管抑素表達的影響.pdf
- 肝細胞生長因子與胃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轉移相關性的實驗研究.pdf
- 消痰散結方對胃癌P16基因甲基化的影響.pdf
- 伊曲康唑對惡性胸腔積液裸鼠淋巴管生成的影響.pdf
- 消痰散結方對胃癌DNA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調節(jié)的實驗研究.pdf
- 胃癌淋巴管生成與淋巴轉移的關系及抗淋巴管生成的實驗研究.pdf
- 消痰散結方對胃癌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的影響.pdf
- 消痰散結方對荷瘤大鼠蛋白質代謝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LMWH對裸鼠胃癌原位模型生長、轉移及趨化因子受體CXCR4表達的影響.pdf
- 消痰散結方對胃移植瘤相關炎性因子表達的影響.pdf
- Sorafenib對膽管癌裸鼠移植瘤淋巴管生成與淋巴結轉移的影響.pdf
- NM-3抗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機制.pdf
- 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基因沉默對裸鼠模型瘢痕疙瘩中膠原代謝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