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與目的:聽神經瘤手術在最近幾十年中獲得了飛速的發(fā)展。伴隨神經解剖學的深入,CT、MRI等影像技術的完善,顯微、鎖孔微創(chuàng)技術的革新以及術中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技術的發(fā)展進步,目前聽神經瘤的死亡率較前大大降低,聽神經瘤的治療重點也在向神經功能保留的方面轉變。腫瘤全切除、面神經功能保留都已取得了可以令人滿意的成果,聽力功能的保留成為現(xiàn)代聽神經瘤外科治療的新的研究重點。本文旨在對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聽神經瘤過程中可能影響術后聽力的因素進行研究,及相關
2、的手術要點進行分析、探討,以提高此類手術的治療效果。
資料與方法:對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神經外科通過外科手段治療的197例聽神經瘤患者(所有病例均經術后病理檢驗結果證實聽神經瘤)進行電話、門診等的隨訪研究。對術前、術后、隨訪聽力資料完整的42例病例進行研究,進行言語識別率(SDS)和純音聽閾(PTA)的聽覺功能匯總分析,SDS采用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制的普通話言語測試材料(MSTMs
3、)句表測試,PTA在同濟醫(yī)院耳鼻喉科行專業(yè)測定。之后使用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制定的AAO-HNS聽力分級標準進行聽力分級。運用 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分析并結合文獻對術后聽力保留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進一步對手術中的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點進行探討。
結果:對隨訪的42例聽神經瘤術后患者按照AAO-HNS標準進行聽力分級,根據(jù)“50-50標準”篩選符合聽力保留手術標準的病例有9例,其中術后保持有效聽力3例,有效聽力保留率約為
4、33.3%(3/9);33例病例術前為無效聽力,2例術后改善為有效聽力,聽力改善率約為6.1%。
結論:術前聽力狀況及術前聽力減退時間的長短對聽力保留的適應癥存在指導意義;腫瘤的起源、生長部位,尤其是腫瘤的大小及內聽道的擴張程度與術后聽力保留密切相關;術者的經驗及手術入路的選擇是術后聽力保留的關鍵因素;術中電生理監(jiān)測的運用可以保證操作的精確性,內鏡的應用可對手術起到輔助作用。為追求術后聽力的保留,在聽神經瘤的顯微手術中,神經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聽神經瘤手術對面、聽神經功能保留的研究.pdf
- 聽神經瘤患者術后面神經功能保留危險因素分析.pdf
- 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在聽神經瘤顯微手術中對面聽神經保留的意義
- 聽神經瘤切除面神經功能保留及術后評估的臨床研究.pdf
- 乙狀竇后入路顯微手術切除大型、巨大型聽神經瘤后面、聽神經功能保留與影響因素.pdf
- 大型聽神經瘤的顯微手術治療及術中面神經保留技術研究.pdf
- 聽神經瘤術后飲食護理
- 顯微手術治療大型聽神經瘤臨床分析.pdf
- 196例聽神經鞘瘤手術切除與面神經功能保留臨床體會.pdf
- 顯微手術治療120例聽神經瘤的臨床分析.pdf
- 聽神經鞘瘤術中面神經保護的影響因素.pdf
- 顯微手術切除大型聽神經瘤與面神經功能保留程度及不同手術入路的解剖學評價.pdf
- 面聽神經監(jiān)測下切除大型聽神經瘤與面、聽神經功能的保留(附127例隨訪報告).pdf
- 聽神經瘤的臨床分析.pdf
- 聽神經瘤
- 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下聽神經瘤顯微手術治療臨床分析.pdf
- 聽力學檢查在聽神經瘤的診斷和手術前后評估作用的研究.pdf
- GGF及奎尼丁對聽神經瘤細胞影響的實驗探討.pdf
- 聽神經鞘瘤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 微創(chuàng)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殘余聽力保留的效果觀察.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