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在其生產(chǎn)過程中由于受到稻瘟病、紋枯病以及白葉枯病的危害,水稻的質(zhì)量與產(chǎn)量受到嚴重的影響。本研究主要利用水稻基因組信息并結合生物信息學,對水稻廣譜抗病性基因OsMOS3進行克隆并實現(xiàn)克隆基因的過量表達、RNAi以及融合表達,通過轉基因水稻對白葉枯病病原菌抗性的研究以及水楊酸含量的分析,表明OsMOS3具有廣譜抗病性。具體結果如下:
1.OsMOS3及干涉片段mir的克隆
結合生物信息學
2、,在水稻基因組中獲得與擬南芥中已經(jīng)克隆的AtMOS3的同源序列,將其命名為OsMOS3。以水稻日本晴的cDNA為模板,設計特異性引物分別擴出OsMOS3A段,1475bp,OsMOS3B段,1543bp,最后通過重疊PCR(overlap)擴出OsMOS3的cDNA全長(A+B段),3018bp。另外,根據(jù)結構域分析,在OsMOS3中選取一段保守且含有功能結構域的核苷酸序列作為干涉片段mir,經(jīng)特異性PCR擴增獲得mir,250bp。分
3、別構建出雙元表達載體CPB-OsMOS3,CPB-2F,P1302-OsMOS3-GFP。
2.35S-OsMOS3-GFP的亞細胞定位
通過基因槍將35S-OsMOS3-GFP融合表達質(zhì)粒瞬時轉化到洋蔥表皮細胞,利用熒光顯微鏡進行亞細胞定位檢測,結果顯示OsMOS3定位在細胞核內(nèi)。
3.T0代轉基因水稻的陽性檢測
分別對獲得的3株OsMOS3過表達轉基因植株,1株OsMOS3-R
4、NAi轉基因植株,進行篩選標記基因潮霉素(HPT)的PCR檢測,結果表明獲得的4株水稻全為陽性轉基因水稻;OsMOS3半定量凝膠結果顯示:與原始對照植株相比,OsMOS3過表達水稻中OsMOS3上調(diào)表達,OsMOS3-RANi轉基因水稻中OsMOS3表達沉默。
4.T0代轉基因水稻的抗病性鑒定
分別檢測了OsMOS3過表達、OsMOS3-RNAi、及原始對照日本晴植株體內(nèi)游離態(tài)水楊酸(freeSA)的含量,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稻系統(tǒng)獲得抗性相關基因的分子研究.pdf
- 水稻抗灰飛虱基因的定位及抗性相關研究.pdf
- 油菜菌核病抗性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淡色庫蚊抗性相關糜蛋白酶基因克隆及初步功能鑒定.pdf
- 龍眼胚性培養(yǎng)物抗性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功能鑒定.pdf
- 野生茄子黃萎病抗性相關基因的克隆與表達研究.pdf
- 44250.小麥條銹病抗性相關基因的克隆
- 稻瘟病抗性相關基因OsOGCP、OsDXR和OsRPA3a的克隆與功能初步分析.pdf
- 小菜蛾阿維菌素抗性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玉米紋枯病抗性相關基因序列克隆與分析.pdf
- 抑制差減雜交分離水稻紋枯病抗性相關基因.pdf
- 馬鈴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相關基因片段篩選及基因克隆.pdf
- 馬鈴薯青枯病抗性相關基因的克隆及表達模式分析.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關基因Hin1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 抗性相關基因轉化小麥的研究.pdf
- 雙價復等位抗性基因導入培育廣譜抗病水稻品系的研究.pdf
- 慶大霉素生物合成中抗性基因gmrA及抗性相關基因的研究.pdf
- 馬鈴薯晚疫病廣譜抗性QTL dPI09c的精細定位及抗性基因克隆.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關基因EIN3--1、EIN3--2的克隆及功能初步研究.pdf
- 馬鈴薯晚疫病數(shù)量抗性相關基因的鑒定及功能驗證.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